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国科电子再次披上“战袍”角逐可穿戴市场

时间:2024-05-22 11:20:21 科技赋能

去年推出第一代智能手表GEAKWatch后,国科智能穿戴CEO徐鹏表示有点激动:“人们人们在问:这是智能手表吗?”什么产品?手机为什么这么小?很少有人真正承认它是一块手表。

”继推出第一代智能手表后,国科电子正式发布了新一代智能手表。

可穿戴设备也经历了“概念热门但销量低迷”的早期采用阶段。

国克电子CEO顾晓斌预测,这个领域即将迎来真正的爆发。

“预计到明年第一季度,整个智能手表的销量和市场受欢迎程度将是惊人的。

”顾晓斌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从去年6月首款智能手表发布到现在,国科智能手表的订单量已经达到50万块。

但由于屏幕技术等原因,实际销量并未达到一个数字。

国科电子软件副总裁余海东向《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透露,就圆形屏的成本而言,开模成本达到了50万美元。

这款TF圆屏的特点是白天强光下具有电子墨水纸显示的特点,正常显示时色彩鲜艳。

同时,智能手表软硬件建设也需要围绕圈子进行。

据国科电子介绍,总体成本较第一代产品增加了70%。

此外,GEAKWatch还内置重力加速度、陀螺仪等传感器,还内置蓝牙和WiFi芯片。

除了内置“心率监测”、“计步器”等应用外,还内置应用商店,可直接下载包括WiFi万能钥匙、正点闹钟、遥控旋翼机等应用在手表上。

一位硬件行业内部人士向记者评价,这是一个比较有想象力的做法,“让智能手表成为智能设备和传感器的管家”。

对于一年多前推出的第一代智能手表,顾晓斌给了它7.5分的评分,而第二代产品则给出了9分的评分。

“主要区别是1分。

产品正式上线后,要看语音应用的效果,以及是否需要继续弥补表盘和应用的数量。

”他告诉记者。

于海东向记者坦言:“杀手级应用是我们一直在努力的方向,目前谁也不能自信地说找到了强劲的需求,杀手级应用还处于探索期。

”他告诉记者,目前,国科智能圈手表适用多种应用,并提供开放的SDK供开发者下载,为圆形智能手表增添更多创意元素。

不久前,GfK 的一项调查显示,智能手表在可穿戴设备市场中并不占主导地位,超过 30% 的用户在 6 个月后就失去了对这些设备的热情。

另一方面,行业竞争也日趋激烈。

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智能手环设备的年出货量将突破1万台,预计年出货量将再翻三倍,达到1万台;预计到今年,出货规模将增至1万台。

“移动智能硬件是利用用户碎片时间成败的关键。

”于海东认为,当前用户的痛点是大家都太忙了,手表需要更加智能,解决碎片时间中容易错过的问题甚至安全问题。

例如,当你走进一个房间时,你要做的不是通过按下智能手表上的按钮来打开灯。

相反,灯通过手表感知到我进入了房间,并自动打开灯。

从这个角度来看,竞争的关键在于谁能利用好碎片时间,积累用户的点点滴滴的习惯。

”至于未来智能手表是否会像智能手环一样出现价格战,徐鹏的观点是,“价格战往往意味着成本意识和品质妥协,陷入成本循环,智能手表也即将进入更加细分的市场。

目前国科智能手表的定位是商务人士和极客,他们并不认为这是小米的主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