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inWatch Pi智能手表评测!电池寿命真的能持续6个月吗?

时间:2024-05-22 10:15:12 科技赋能

现在智能手表厂商众多,但要在其中找到一款美观又实用的产品并不容易。

很多人将摩托罗拉Moto和LG G Watch R视为最美的智能手表,仅仅是因为这两款产品率先采用了传统的圆形表盘设计。

事实上,如果你觉得这两款产品的价格有点高,或者你只是无法忍受它们只能维持一天的续航时间,你还有另一个选择——Withings Activite Pop,它同样漂亮,但是微智能国内产品中也有这样一款产品,它就是Watch Pi。

它的设计更加简单,略显极客,电池续航时间可以持续3-6个月。

这也是inWatch推出的首款圆形表盘。

智能手表。

在inWatch Pi之前,inWatch已经推出了两款智能手表,分别是inWatch One C和inWatch Z。

这两款智能手表均采用矩形表盘设计,并配备彩色触摸屏。

它们看起来更像玩具手表,而且价格合理。

有点贵。

从inWatch Pi开始,inWatch显然打算用圆形这个最基本的形状来重新设计和制作智能手表。

而且inWatch Pi采用了非常简单的设计理念。

外观时尚,抬腕显示时间功能炫酷。

inWatch Pi采用医用不锈钢金属外壳设计。

当然,你也知道“医用不锈钢”只是作为修饰语而存在。

其实这只是一个金属外壳,但是相比塑料材质的外壳还是美观的,而且耐磨很多。

正式发售的版本有金色、银色、黑色三种颜色。

我拿到的是黑色的。

从表壳到表盘再到表带,整体搭配显得更加协调。

inWatch Pi的表带采用头层牛皮材质。

据说头层牛皮的价格是二层牛皮的三倍,而且质感更好。

表带有多种颜色可供选择,包括黑色、浅棕色、浅灰色,并且可以自由更换。

不过目前还没有这项服务,购买时只能默认选择配套的黑色表带。

男士和女士的inWatch Pi具有不同的表带设计。

男士表带宽度为16毫米,女士表带宽度为14毫米。

表盘两侧的男士表带也比女士表带更宽。

每个增长10毫米。

我们来看看inWatch Pi的表盘。

它的直径为35毫米,厚度为7.7毫米。

表镜由蓝宝石玻璃制成。

表盘中央是“inWatch”标志,周围环绕着12颗白色LED灯。

如果您抬起手腕并停留 1 秒,时间将通过 LED 灯流逝。

通过抬起手腕,依靠重力传感器即可实现显示。

技术含量不高,但是让人感觉很酷。

inWatch Pi的后盖同样采用金属材质,并采用可拆卸设计。

拧下四颗螺丝即可拆下后盖。

inWatch Pi 已经内置了 CR 电池。

该电池可使用3-6个月,因此无需经常拆下后盖。

另外,还赠送两块电池,供用户后期更换。

  表镜容易脏,防水性能难以支持游泳或洗澡。

inWatch Pi的蓝宝石表镜明亮耀眼,让人赏心悦目。

唯一的缺点就是表盘是黑色的,如果表镜脏了就非常明显。

,对于强迫症来说,会感觉很不舒服。

inWatch Pi在时间显示上并不太像手表,而更像是一款进化而来的智能手环。

如果您使用过Bong 2或Jawbone Up move,您会发现这些产品在时间显示上是相似的。

当您抬起手腕并停留1秒时,时针会先亮起,然后是分针。

时针将保持亮起,分针将闪烁 3 秒钟。

如果您错过了这几秒钟并且看不到时间,则需要放下手腕并再次抬起。

如果你看到一个人不断地降低手腕和抬起手腕,可能并不是他们想要锻炼并移动手腕,而是他们正在使用inWatch Pi,只是错过了几秒钟查看时间。

另外,由于依靠12个LED来显示时间,inWatch Pi的时间精度只能达到五分钟,适合对时间精度要求不高的用户。

为了方便用户拆卸后盖,还赠送了一把小螺丝刀。

我需要抱怨的是,手表后盖上的螺丝是十字形的,而提供的螺丝刀是扁平形的,没有磁性。

在拆解过程中,我不小心把一个小罗定撞到了地上,我趴在地上找了半天才找到。

inWatch表示这是批次问题。

手表后壳的螺丝有十字螺丝刀和一字螺丝刀两种,一字螺丝刀都可以用,所以没有做特殊更换。

inWatch Pi还支持30米防水。

外壳气密且防水。

拆下后壳后,仍然可以看到密封圈。

不过由于后壳是用螺丝固定的,所以我很担心长期使用后防水性能会下降。

另外,由于表带是牛皮材质,泡水后可能会变形、失去光泽甚至发霉。

虽然inWatch表示未来会推出橡胶表带供用户选择,但还是会比较麻烦。

我还是建议大家把防水当成功能,防止意外发生,而不是带着inWatch Pi去游泳或者洗澡。

   可记录运动和睡眠,同步模式可选。

inWatch Pi的智能目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和睡眠的记录,二是提醒。

运动和健身记录是手环或手表等可穿戴设备的常见功能。

inWatch Pi在这方面的功能也比较基础。

它可以记录运动过程中的步数、距离和消耗的卡路里。

目前,inWatch Pi 只能识别步行、跑步、游泳三种运动模式,据说未来还会增加其他运动模式的自动识别。

睡眠记录记录您每个时段的睡眠时长、深度睡眠时长、浅睡时长。

没有太多新的想法。

而且,inWatch Pi配套的App inHealth在运动和睡眠数据的显示方面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运动数据和睡眠数据都以时间线顺序显示,看起来不够直观。

此外,inHealth还具有饮食记录功能,可以通过记录的饮食计算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量。

但饮食需要手动添加,并且为了计算方便,只能从现有的组合中选择饮食。

,不能随意输入。

另外,体重、腰围的变化需要手动添加,系统没有办法自动记录。

如果inWatch能够与其他智能硬件设备配合共享数据,那就更好的让这部分数据的生成成为一种自动化的体验。

数据同步方面,inWatch Pi支持自动同步和手动同步。

如果打开自动同步,inWatch Pi 将每 20 分钟通过蓝牙进行同步。

频率无法定制,会消耗更多电量。

如果关闭自动同步,则进入inHealth时即可同步。

单击按钮或摇动即可同步。

inWatch Pi可以存储7天的数据。

如果没有随时查看数据的习惯,可以选择手动同步  提醒功能尚可,完善后更值得期待。

提醒在Watch Pi对比功能上重点关注,Pi目前支持来电提醒、短信提醒、喝水提醒和久坐提醒。

遗憾的是不支持唤醒闹钟。

然而,Pi 具有内置电机。

添加唤醒闹钟只是软件改进,inWatch 也表示闹钟已经添加到开发计划中。

另外,inWatch Pi目前不支持通过绑定微信、微博账号的方式进行第三方平台信息提醒。

在微信逐渐取代短信的今天,支持微信提醒显然更符合大众需求。

提醒方式方面,可以选择三种提醒方式:仅指示灯、仅振动、振动+指示灯。

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提醒。

根据设置,手机会振动5次,短信会振动2次。

在我看来,手机振动的幅度比较小,时间也短。

如果你走路的话,是不容易感觉到的。

如果振动强度和时间可以定制的话,体验会更好。

另外,来电提醒和短信提醒功能必须连接手表才可以使用。

目前inWatch Pi并不兼容所有手机,因此部分手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蓝牙连接断开的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提醒功能将不起作用。

失败,需要重新连接。

这是inWatch Pi需要改进的地方。

把手链做成手表的形状会更受欢迎吗?也许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属于同一类别的产品。

在我看来,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智能手表首先要保证可以方便的查看时间,其次,因为智能手表会配备表盘,所以会有更多的可用空间。

,所以从功能上来说,它能够比手环表现得更好。

inWatch Pi是一款手表形式的可穿戴产品。

它采用了一种很酷的抬腕显示时间的方式来进行时间查看。

虽然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体验可能不太好,但满足了部分用户对于新奇、炫酷功能的渴望。

追求。

功能方面,inWatch Pi目前比较简单,主要包括运动监测、睡眠监测、饮食记录、一些提醒功能等,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且,inWatch Pi 目前还无法充分利用表盘。

它仅具有时间显示功能。

整个屏幕都无法点亮,显得有点浪费。

幸运的是,inWatch Pi的价格只有1000元人民币,这只是很多智能手表价格的零头,甚至比很多智能手环还要便宜。

即使你把inWatch Pi当作手表形式的手环,也不会有吃亏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