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蜂巢科技获数千万A轮融资,是工业无人机行业黑马吗?

时间:2024-05-20 02:31:50 科技赋能

近日,北京丰巢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丰巢科技)宣布完成1万元A轮融资,由同都资本领投。

今年3月,蜂巢科技宣布获得京东、戈壁创投、宁波无咖投资的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

这家“神秘而低调”的初创科技公司首次披露了最新融资情况。

它也是工业无人机行业中为数不多的今年宣布获得融资的公司之一。

趁着无人机行业寒冬腾飞,蜂巢科技于10月成立。

是一家专注于工业无人机系统及整机研发、提供无人机行业解决方案的科技公司。

目前主要关注无人机在无人机行业的使用。

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虽然在网络上或者行业内没有太多的声音,但成立不到两年的时间,其研发速度、效率等成绩已经令人瞩目。

蜂巢科技悄然采用加盟商制服务全国农田,本土化的运营模式使其服务极具人性化,复购率极高。

产品方面,其旗舰产品工蜂系列植保无人机已经迭代到第二代。

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蜂巢科技其实是在无人机行业的寒冬中成长起来的。

2007年,资本市场普遍不看好无人机行业,巨头纷纷倒下。

蜂巢科技获得融资让人意外的同时,也让人好奇无人机行业的未来将走向何方。

创始人兼CEO吴国宁表示:“任何行业都有一个调整期。

现在的互联网巨头大多是上世纪末互联网泡沫之后诞生的。

整个无人机行业目前正在经历从消费级无人机到工业级无人机的转变。

”转型时期,从飞行玩具向飞行人力替代是历史必然。

”目前,蜂巢科技已经开始第三代工蜂的迭代,预计今年发布。

修改后的型号将把植保无人机定义到一个新的高度。

整体设计专为植保作业量身打造,拥有多种配置选项可供选择,值得期待。

图:蜂巢科技即将发布的第三代工蜂模型的先进技术布局。

2.0版本的无人机在技术上雄心勃勃。

蜂窝技术是相当雄心勃勃的。

公司致力于开发2.0版无人机系统并打造开放的技术生态系统,彻底颠覆现有的无人机技术格局:每一架无人机都将是一个连接云端(或区块链)的智能终端;远程控制将退出历史舞台,个人将失去控制无人机的权利(黑飞现象将被终结);锂电池续航里程限制也将取消。

各种依赖人力的“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将可以通过调用这个系统的资源来“替代简单重复的人力”。

与“苹果式封闭系统”的成功不同,Honeycomb打造的开放系统将更加类似于“安卓系统”。

蜂巢将开放各类协议,与行业上下游厂商共享发展红利。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蜂巢科技自主研发的无人机基站技术已经测试成功,将于2020年实现商用。

无人机基站是一种类似于小型起落架的自动控制装置,可以自动替代无人机无人机的电池和载体核心,并完成数据的上下行到云端。

与海外无人机公司近期仅靠基站技术获得融资相比,蜂巢科技也让大家期待,中国的技术实力可以远远超过国外。

经营模式:线上+线下、共享加盟、轻资产运营标准化植保网络。

蜂巢科技以技术驱动,注重商业模式的应用。

线上建立无人机运营平台,对所有无人机进行调度、共享、连接。

线下采用加盟模式,开放的生态系统让拥有传统农业渠道资源的农资经销商、农业合作社加入蜂巢。

这种技术+渠道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技术的效益,依托现有渠道完成“农业革命”,让植保成为标准化服务,为农民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Honeycomb 的模式与其他公司有很大区别。

这种轻资产运营、属地化运营、共享特许经营的新商业模式现已投入运营。

蜂巢已在全国5个省建立了覆盖面积超过10000亩的植保网络。

各线下加盟点均已完成标准化运营,今年将在国内大规模复制。

业务发展已吹响“集结号”,将与公司展开竞争。

“目前蜂巢科技员工人数不超过30人,我们对公司人数的限制是理想主义和偏执的,希望上市时不超过50人。

” CEO吴国宁表示,“冬天拿到钱是我们团队引以为豪的事情,从战术上证明我们是一支优秀的团队,从战略上证明我们对历史的判断;冬天更容易让优秀的人才来。

”我们,永远向优秀的人才张开双臂,有时候,你需要逆风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