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阿里影业宣布新战略:“新基建”扶持电影产业

时间:2024-05-20 02:11:43 科技赋能

6月18日,在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中国电影产业高峰论坛上,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阿里巴巴电影集团CEO董事长CEO俞永福指出,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阿里影业将打造用户接入、商业化、内容产业化三大“新基建”,为电影产业赋能。

同时,俞永福还强调,阿里影业的定位是一家非传统电影公司,应该是电影行业的服务商,而不是竞争对手。

“新基建”赋能电影产业 作为中国唯一的国际A级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始终以前瞻视野敏锐洞察电影产业的最新变化。

本届电影节开幕论坛主题为“赋能”“下一个十年:电影产业新基建”邀请俞永福、光线传媒总裁王长田、华谊兄弟电影导演总经理、中国电影世界董事长叶宁、著名制片人·Michael·山姆伯格等众多业界名人共同探讨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

作为论坛嘉宾,俞永福分享了个人对中国电影行业的观察和思考,也在会上公布了阿里影业的最新战略思路。

经过十几年的高速发展,今天的中国电影业已经走到了新的十字路口。

在俞永福看来,中国电影产业是一个典型的三高产业:资本和人才都高度密集,风险也极高。

很多业内人士将投资电影比作进入赌博游戏。

今年以来,多位专业电影人指出,随着银幕数量的增加、互联网补贴等一系列外部红利的耗尽,中国电影产业急需寻找新的发展突破。

“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需要加快电影产业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在俞永福看来,电影行业是感性与理性的结合体。

它既需要富有创意的故事、独特的表达方式、个性化的电影制作人等感性要素,也需要高效率。

用户触达、内容生产、商业变现的合理建设,对应着用户触达、商业化、内容产业化三个层面的新基建建设。

电影产业三大“新基建”。

俞永福在当天的演讲中指出,阿里影业正在打造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从用户准入、商业化、内容产业化三个层面为电影产业赋能。

,促进产业升级。

对此,他结合阿里影业的实践进行了详细介绍。

用户接入的基础设施是为了更好地了解用户、更好地连接受众与内容,包括大数据推广、智能分发等。

最近在国内上映并获得6亿票房的《一条狗的使命》就是大数据宣传的用户触达效应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影片中没有大牌明星,制作成本也只有1万美元。

因此,业内预计内地票房为1万美元。

不过,阿里影业作为影片的推介方,从数据角度分析了影片的潜在观众群体。

一是在天猫、淘宝购买过宠物相关用品的电商用户,二是在视频网站观看过影片的用户。

作品的视频用户《忠犬八公的故事》;第三,淘票票上想看电影的用户,女性占比70%以上。

根据数据分析结果,阿里影业对影片的营销推广进行了精准分类,具体分为三类人群:一是宠物爱好者,二是年轻女性,三是家长和孩子。

针对不同类型的受众群体,按照用户细分进行分层推广。

最终,该片国内票房较北美票房高出近一倍,这说明宣发中正确利用数据和技术,可以为优质内容找到更多潜在用户,释放市场潜力。

商业化新基建以电商、金融、内容生态等模式创新为基础,为内容创作者带来更多变现渠道,如衍生品开发、IP授权植入等。

2019年,阿里影业全面开展了商业化新基建。

围绕《三生三世》IP联动开发,实现多元化商业化。

年初,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热播期间,阿里影业将其IP授权给10个核心品类的40家品牌商。

这些商家最终开发并销售的与《三生三世》相关的衍生品赚取了3亿多元。

的总销售额。

今年7月,电影版《三生三世》也将在大银幕上映。

届时,阿里影业将对“三生三世”IP进行新一轮的商业化探索。

内容产业化的基础设施,用更精简、标准化的方式,让电影内容制作变得更简单、更高效,包括故事创意的探索、IP联动开发、人才发现和支持等。

今年4月,阿里影业推出了低成本电影内容产业化平台。

-成本电影《傲娇与偏见》,IP联动开发。

首先,同名小说在阿里巴巴文学上发布。

阿里影业在剧本开发阶段与主创团队密切合作,为影片的票房成功做出了巨大贡献。

最终,这部小成本电影虽然不被看好,但票房还是过亿。

,实现逆袭。

在人才方面,阿里影业此前也推出了“A计划”,为全球青年电影人发现和扶持青年电影人才。

“A计划”投资的电影《被阳光移动的山脉》获得上海国际电影节“亚洲新人奖”三项提名: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

做电影行业的服务者,而不是竞争对手。

自年底成为董事局主席和阿里影业CEO以来,俞永福多次表示“市场不需要另一个拥有巨大资源的‘玩家’。

阿里影业的目标不是成为一家影视公司传统意义上的”。

在本届电影节上,俞永福也再次强调阿里影业的定位是电影行业的服务者,而不是竞争对手。

“我经常告诉同事,其实我们不应该叫阿里影业公司,而应该叫阿里影业基础设施公司。

”俞永福表示,阿里影业利用科技生产力、数据能力和生态实力,打造电影产业新基础设施,为电影产业从业者赋能,目的也是希望电影从业者能够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电影内容创作本身和专心创作好电影。

作为阿里文娱集团的矩阵业务之一,阿里影业强调的“新基建赋能电影产业”是基于阿里文娱和阿里巴巴生态系统。

据介绍,阿里影业将聚焦电影内容,通过优酷、UC等拥有海量用户的互联网平台,帮助电影作品精准触达潜在用户。

生态系统中实现价值回报,将为电影人带来更多增量收入;此外,阿里文娱旗下的阿里文学、阿里音乐、阿里游戏将进一步加强与电影产业的联动,以更加流程化、规范化的方式,实现故事创意的探索和IP联动开发。

因此,身兼阿里文娱掌门人的俞永福在会上表态:建设电影产业新基建,是阿里影业要做的事,也是阿里文娱要做的事,更是阿里巴巴必须做什么。

事物。

此前,阿里巴巴集团CEO张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指出,衡量阿里文娱成功与否的标准,不是制作了多少部大片、制作了多少热门IP,而是能否“提升通过数字化推动整个娱乐行业。

”提高产业链效率,让用户体验更好,是我们在不同行业正在做的事情。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