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十四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在厦门召开。
从宏观与微观、管理与纪律等不同维度,跟踪解读后疫情时代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和中国医院发展的挑战、机遇与对策。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也是“十四五”规划之年。
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站在新的历史节点,DRG是当前关注的焦点。
在9月26日下午举行的“DRG+大数据双驱动驱动的医院精细化运营”分论坛上,一方建树医保事业部总经理邓发表主题演讲《DRGs 支付背景下的院内精细化管理探讨》。
(上图为一方健树医保事业部总经理邓真)邓振首先介绍围绕政策背景和影响,讲解了DRG的前因后果,随后对医院的DRG解决方案进行了深入分析。
邓振指出,DRG形势下医院面临许多新挑战,包括医院编码词典不标准化、与国家版本不同,导致无法入组;病历首页编码质量不高,导致就诊率低;诊疗过程中患者团体费用无法提前预测,造成医保团体结算风险。
“不难想到常规的解决方案,无非就是传统的医疗信息化方法,如果没有映射表,我们就手工制作映射表,如果没有知识库,我们就手工制作知识库然后将相关内容写入规则并根据需要定期或随时维护等等,这些工作会产生巨大的工作量,而且不是每个医院都可以在人力和财力上承担的。
把这部分工作量交给智能机器人?邓振以此为契机,引出了“DRG+AI”的终极解决方案,“DRG+AI”如何实现精细化运营?邓振表示,人工智能AI可以为诊疗提供强大的数据管理能力和完整的理性核心。
其中,在数据治理能力方面,可以利用AI对以主数据为核心的数据进行分析、编码、编码,准确率达到95%以上,大大减少人工工作;数据可以将ICD版本转换为任何需要的版本,只需很少的手动工作,如果将来转换新版本的代码,该工具可以随时响应,并且结构精度非常高。
详细介绍了DRG成本控制——预分组和成本控制,首先在临床科室,识别整个病历后,AI机器人会检查诊断的合理性并提供风险预警,以实施智能ICD编码建议。
推荐入院诊断、修改诊断、出院诊断的诊断相关人群及其相对权重和比率。
临床科室可以设定目标入组路径,优化相关诊疗措施,控制医疗成本。
其次,在病案科室,完成病案主页的质量控制后,分组员将对生成的病案主页数据进行预分组,并将生成的分组结果信息反馈给临床科室,形成各科室的相关报告。
应用。
最后,医保部门生成结算分析报告、全院整体报告、科室报告等与决策支持相关的重要报告。
沉降分析尤为重要。
主要关注预分组中预计分配的费用和实际发生的费用。
从个体、整体、病种、药品、耗材等不同维度进行分析。
邓振表示,基于一方简数掌握的大数据信息,可以进一步实施依托DRG的有效管理,从支付、服务、效率、安全到基于人工智能数据分析的报告和系统。
演讲最后,邓振向与会嘉宾介绍了一方建树DRG成本控制体系白皮书。
分论坛汇聚了众多专家学者,共同探讨,为医院未来发展建言献策。
作为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试点城市,厦门健康医疗大数据建设成果令人振奋。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吴金准作《区域性儿童孕产妇医疗保健协同平台》报告。
厦门市妇幼保健院积极推进儿科分级诊疗项目。
现在电子病历可以在社区写入。
在AI辅助诊疗的帮助下,重症患者参见首页,慢病患者参见底部。
厦门市卫健委规划发展和信息化司司长钱永跃致辞,介绍了厦门市与一方建树联合打造的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开放平台。
数据可在平台内授权使用。
仅通过计算来共享数据的价值,克服了过去隐私和安全保护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