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2019新经济大会召开,20余家互联网公司高管齐聚成都

时间:2024-05-20 01:22:43 科技赋能

院长国研新经济研究院高管朱克力在大会演讲中首次提出“新经济都市区”概念,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会议期间,封面新闻还联合第一财经数据中心CBNData、BOSS分别发布了《成都消费气质报告》和《成都新经济发展人才报告》,用数据解读成都新经济发展。

大咖齐聚成都,共议新经济。

本次大会吸引了众多行业大咖参加,包括小猪CEO陈驰、Rokid创始人和CEO祝铭明、哈啰出行联合创始人、总裁李开柱、阿里云中国副总裁陈斌发表了关于新经济的主题演讲。

陈斌认为,人类从电力时代进入了算力时代,其中“互联网”是新的生产关系,“算法是新的生产力,数据是新的生产资料,算力是新的生产力”。

新的生产力。

”对于新经济,陈斌认为,其本质是“数字经济”和“平台经济”。

祝铭明认为,科技带来的新经济变革背后是互动的迭代。

“AI时代的交互方式是人与技术更加友好、自然的交互。

”包括国家新经济研究院创始人、吴胜、西南证券研究发展中心新经济研究首席分析师陈航等各研究机构专家对院长朱克力和情景实验的实施,还有会上解读新经济发展趋势。

朱克力认为:“从传统经济到新经济,既不能毁灭,也不能建立”。

朱克力提出了“三破三立”的新经济法则。

其中,重塑边界先“打破边界”,重构媒体先“打破边界”,重构规则先“打破”。

这就是“三断”;战略创新需要“决心”,战术创新需要“智”,制度创新需要“立”,这就是“三立”。

朱克力对成都的发展表示乐观。

“成都这个地理盆地,已经成为中国新经济的高地和全球投资创业的热土。

”吴胜在演讲中提出,“新技术创造土壤或新物种,场景解决方案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螺旋式重构。

比如5G+AI+IoT构成了新的生产力和思维方式。

未来,每一个每个行业、每个细分领域、每个企业、每个创始人都必须找到自己的创新场景。

数据报告解读成都新经济人才和消费现状,以便更好地了解新经济尤其是新经济的发展。

成都这个新一线城市的生态,在本次大会上,封面新闻还联合BOSS直聘《成都新经济发展人才报告》发布了报告显示,今年1-5月,行业人才需求旺盛。

涉及成都“六大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智慧经济、绿色经济、创业经济、共享经济、流量经济,其中电子、半导体、集成电路、文化、体育、娱乐、新零售、航空。

、航空航天、医疗等行业快速发展,人才需求量同比增长50%以上。

强劲的市场需求也拉动了工资水平的上涨。

报告显示,2020年1月至5月,成都“新经济”相关行业平均薪资明显高于其他行业。

例如,计算机软件行业的平均工资是酒店业平均工资的2.13倍。

计算机软件、游戏、智能硬件、互联网等行业平均薪资均达到1元以上。

但报告也显示,成都市场人工智能人才整体素质与企业要求仍存在差距,自身估值无法满足企业真实需求水平。

高素质人工智能人才高度短缺的现状仍在持续。

封面新闻还联合第一财经数据中心CBNData发布《成都消费气质报告》。

报告显示,成都人“富而闲”的特质,导致成都人在追求消费潮流的同时,也将休闲追求到底。

报告显示,成都人在网上购买奢侈女包时更青睐经典品牌,其中COACH、LV、MK是他们的最爱。

其中COACH的贝壳包、LV的水桶包等款式深受成都消费者的青睐。

成都人喜欢追抖音网红同款,而且大多是90后、95后。

观点碰撞 数十位专家畅谈经济新元素 本次大会还设有四个重量级分论坛——“AI时代的生活方式”、“消费升级时代的新生活方式”、“重新定义新社区经济”和“来自苏宁、阿里云、菜鸟、天猫精灵、美团等企业的高管和专家将围绕新经济展开热烈讨论。

本次会议旨在汇聚政府领导、新经济企业代表、负责人知名投资机构、行业权威专家、学者齐聚,共同探讨成渝地区新经济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各方搭建洽谈合作的桥梁。

人工智能时代,未来我们会看到颠覆传统的创新者出现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各种新的经济模式也将层出不穷,“新经济大会”也将不断举办,持续关注发展。

中国新经济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