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提升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质量和效率1月29日,国内首个用户大数据集发布,结合专家的学术观点,创新探索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的研究成果《年度网络文学 IP 影视剧改编潜力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在北京上映。
《报告》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中国电影家协会编剧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编剧研究所联合发布,中国在线视听节目常务副秘书长周结服务协会,担任顾问。
周结表示,“网络文学IP改编成影视剧的作品日益增多,制作也越来越精良,不仅占据了热门网剧的半壁江山,也成为网络视听作品海外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 《报告》最新统计:2017年“火爆”的影视剧中,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有65部,占比约21%。
尤其是最受欢迎的影视剧中,改编自网络文学的影视剧有42部,占比42%。
《报告》构建基于“社会价值”和“艺术品质与体验”标准的指标体系,是国内首次基于大数据定量研究网络文学IP影视剧改编关键因素的尝试根据用户评论结果,最终探索建立一套“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IP潜力”的科学评价体系,旨在为影视行业提供符合政策要求的网络文学IP筛选指南并经过市场用户检验,为相关部门实施科学管理,实现影视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决策提供参考。
《报告》从10000条用户评论大数据出发,经过与20多位行业大佬的学术讨论,最终从10000部网络文学作品中筛选出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统一、用户评价高、评价高的46部影视剧。
具有改编潜力的网络文学IP较高,并总结相关成功改编经验。
在《报告》上映之前,2018年12月,作为海南岛国际电影节的主单位,中国电影家协会指导的专家研讨会也在三亚举办,以回应《报告》讨论文件。
《报告》顾问、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周结发表视频开幕致辞。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主任黄丹,中国电影编剧研究所副所长、《报告》课题组组长孟忠,以及王专家学者、资深编剧、导演等20余人戏剧评论家专家周蓉、著名编剧张巍从政策、学术、实践等多个专业角度为《报告》提供了指导和建议。
经过五轮修改和批准,形成正式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