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末,英特尔和微软两家公司的当家人、安迪·葛洛夫和比尔盖茨曾说过一个笑话——“安迪给予的,比尔拿走。
” ”。
这句话也源自安迪-比尔定律。
综上所述,每次硬件升级带来的性能提升总是会被新软件完全吞噬。
过去几十年来,硬件性能的发展遵循摩尔定律。
如今的个人电脑拥有远超20世纪90年代超级计算机的性能,以及过去难以想象的大存储空间。
尽管计算机在软件和硬件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用户的服务需求却是永无止境的。
可以说,软件对硬件速度的要求没有最高,只能更高。
当时流行的Windows 98操作系统只需要66MHz的Intel芯片和8MB的内存就可以稳定运行。
当然,这个操作系统也具有那个时代的特征。
图形粗糙复古,操作响应缓慢,系统功能也非常简单。
如果今天有人操作Windows 98,他们会感到非常不舒服。
这说明无论硬件发展多快,还是不够的。
过去,计算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一般是同步的,但现在由于物理定律的限制,半导体加工技术很难取得显着的飞跃。
这使得计算机硬件水平逐渐跟不上软件的需求和发展,尤其是某些场景下的个人办公需求。
同时,为了更好地满足工作需要,笔记本电脑被设计得更薄、更轻、更便于携带,这进一步限制了笔记本电脑的性能。
在可预见的未来,在轻薄笔记本上运行大型游戏仍然会非常困难,因为强劲的性能和轻薄的机身在硬件设计上是矛盾的。
那么如何突破硬件开发的限制,满足软件的高性能要求,给人们带来更多的便利呢?这是整个信息技术行业关注的焦点。
大家都在期待有一家厂商能够向市场交出一份出色的答卷,解决当今个人电脑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一种新的计算机模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
这种模式完全颠覆了传统计算机,将计算需求转移到云端,使得本地硬件层面变得非常轻量化。
这通常也称为云计算机。
云计算机是一种基于云计算的新型计算服务。
与传统计算机相比,云计算机将计算资源放置在云端数据中心。
因此,本地只需要最基本的计算资源,甚至可以简化为只需要连接到互联网的身份认证设备,并且可以是卡片大小。
虽然云计算机的概念早在上世纪就被提出,但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只能停留在概念状态。
如今,随着光纤宽带的普及和提速,以及以阿里云为代表的云服务的普及,云计算机技术已经更加成熟可靠。
云电脑的实用性也越来越强,在很多领域都达到了可用的水平,而注重生产力的办公场景是最好的切入点。
例如,微软的SharePoint产品非常类似于主要用于文书办公的云计算机。
在任何硬件平台上(甚至是手机、平板电脑),无需在本地安装办公软件。
相反,您可以使用浏览器访问云软件平台。
用户使用SharePoint时,操作和修改可以在本地输入,但数据和软件是在云端运行的。
数据更安全,有利于文件共享和多人协作。
对于只需要办公套件进行工作的人来说,SharePoint可以被视为云计算机的雏形。
那么云计算的成熟形态会是什么样子呢?阿里云在云栖大会上最新发布的首款“无影”云电脑,内置低功耗芯片和高速无线通信模块,从而摆脱了SharePoint等云办公软件对本地硬件的依赖。
“无影”支持4K显示输出,可在高清画质下保持70ms以内的低延迟。
用户只需将“Shadowless”连接到任何显示器,即可将其变身为电脑。
用户可以直接登录个人桌面,方便地访问存储在云端的数据和应用程序,实现随时随地的云端工作。
云电脑从开机到登录仅需5秒,体验与普通电脑几乎无异。
计算能力集中在云端,使资源利用更加高效,消除本地计算机高负载运行时的散热噪音。
另一方面,数据在云端的统一存储使得数据更加安全,更不易丢失和损坏,黑客更难入侵和植入计算机病毒。
全球云计算产业自2006年诞生以来,就被定位为全社会的公共计算资源。
弹性计算的应用可以动态、灵活地调整分配给每个人的计算能力和内存空间,避免闲置和资源浪费。
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云电脑的升级和扩展也将变得更加简单、无障碍。
“无影”云电脑单机最高可提供1.5T核心CPU和1.5T内存。
对于大多数任务来说,硬件足够丰富,可以称得上“豪华”。
过去,用户想要扩大传统电脑的存储空间,必须先备份数据,更换新硬盘,然后重新安装系统,这对于电脑新手来说非常不友好。
如果是在云电脑上,升级硬件就像网上购物一样简单。
根本不需要任何门槛。
大多数时候,只需点击几下鼠标即可。
随着软件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传统工作信息化,计算机成为更多人的生产力工具。
现在的很多任务都依赖于强大的计算能力,比如设计师的图像渲染、视频UP主的视频编辑、软件开发人员的程序测试、科研人员的实验模拟等。
过去,他们需要购买高性能主机或配置自己的服务器集群。
价格门槛和技术门槛都非常高。
(gif) 云电脑的出现,将上述高门槛降低到几乎为零。
当我们将来需要计算机时,我们不必购买昂贵的物理计算机。
相反,我们可以动态地从云计算机服务提供商那里租用所需的计算能力。
如今,光纤已经在中国家庭中实现,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使得WiFi实现了高速和稳定。
因此,在大多数对延迟并不关键的工作场景中,云计算机都可以作为传统计算机的替代方案。
事实上,国内大多数主要互联网公司的软件开发早已转移到云平台,员工可以共享数据和计算能力,这印证了这种工作方式在效率和便利性方面的提升。
总的来说,“无影”算得上是云电脑的成熟形态,但绝不是终极形态。
目前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其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就是时延控制。
对于云计算机来说,大部分计算都是在云端完成的,计算结果需要通过网络传输到本地显示设备。
那么网络延迟将取决于实时流量状况和网络基础设施,目前很难控制。
因此,云计算机还无法胜任一些需要极高延迟的场景,例如非回合制游戏《绝地求生》和《英雄联盟》。
这不是5G等无线通信技术能够解决的,而是需要对核心网络进行扩容改造,并在同一区域建立更多的云计算机数据中心。
云计算机从可用到易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阿里云“无影”云电脑目前率先面向企业市场发布。
它专注于办公室工作。
它具有超高性能和灵活的计算能力,比笔记本电脑更便携。
而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电脑有望进一步普及,为个人用户提供服务,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人们更加熟悉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