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档案整理,到店客人检查登记,外卖加盖“食品安全封条”,无接触配送尽可能采取……疫情防控特殊时期,餐饮行业食品安全防护可以这样做。
2月4日,阿里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中国餐饮协会、康奈尔中国中心联合制定《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期间餐饮商户食安防护行动指南》(以下简称《食安防护行动指南》),并率先倡导外卖餐食使用“食品安全封条”增加外卖信息的可追溯性。
卡片。
建议到餐厅就餐前进行体温检测并登记《食安防护行动指南》指出,餐饮企业应按照当地规定管理员工档案并登记报送。
一旦员工出现发热、咳嗽等潜在风险症状,应居家观察14天或及时就医,确认感染风险消除后返回工作岗位。
此外,餐饮企业还应对值班员工进行每日体温检查,值班时按规定佩戴和更换口罩。
为避免无症状感染者隐性传播,对于体温正常的消费者,建议登记至少一人的姓名和有效联系方式,并在顾客同意和承诺的基础上建立追溯系统。
私人信息保密。
食品安全方面,禁止经营、储存野生动物、野生动物产品;不购买、使用需要现场宰杀的活禽畜。
菜肴需彻底煮熟,加工菜肴时中心温度应达到70℃以上,以确保食品安全。
在餐厅大堂、厨房的环境管理方面,有条件的就餐场所还可以采取减少桌椅摆放、增??加就餐者距离等措施,尽力阻断病毒传播。
建议商家在外卖上加装“食品安全封条”。
关于就餐方式,《食安防护行动指南》提醒,防疫期间,各单位可尽量线上开展外卖配送服务,在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下,采用外卖配送方式为消费者提供食品。
提供餐饮服务。
配送人员应全程佩戴口罩等防护用品,并定期更换。
盛放食品的送餐盒应在日常清洁消毒要求的基础上增加消毒次数。
《食安防护行动指南》行业内率先倡导商户使用“食品安全封条”密封外卖餐食,建议添加外卖信息追溯卡,标明生产者、装货员、配送员的姓名和体温。
据悉,1月30日,饿了么在全国范围内推出无接触“安全配送”服务。
用户通过APP下单,并在订单备注栏选择“无接触配送”。
备注要求送货员将货物放置在指定位置,避免直接接触。
饿了么还联合多家连锁大品牌推出了行业首个“外卖安全卡”,清晰识别食品生产企业、配送员信息及体温,让每一餐都可追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