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四周年战略发布会上,51信用卡刚刚宣布C轮融资消息。
10月26日,媒体沟通会上在北京,51信用卡再次宣布获得嘉实投资、银泰集团共计1万美元C+轮融资,耀明资本继续担任独家信用卡公司。
一个月内完成C、C+轮融资。
在创下融资新速度的同时,51信用卡也再次刷新了行业记录。
在这个资本紧缩银根的寒冬,为何如此受宠?创造金融科技新速度 在金融科技领域,51信用卡一直是一家“快公司”——融资快、成长快、盈利快。
2019年,51信用卡90天完成1亿美元融资; 2019年9月,51信用卡再次刷新自己纪录,30天内完成C轮和C+轮融资,估值突破10亿美元。
从营收来看,51信用卡目前已实现盈利,月营收达1亿元。
作为“51人品”信贷业务的主要收入来源,上线至今仅一年半的时间。
CEO孙海涛希望通过快速融资、快速部署,打造自己的金融护城河。
51信用卡近期发布“信用卡金融生态圈”战略,业务布局涵盖负债管理、理财、借贷、分期等多个领域。
通过生态开放,输出流量、技术、资产等,51信用卡也试图打造“金融科技基础设施”,向行业更深层次延伸。
对于孙海涛来说,速度是51信用卡的一大竞争优势。
他表示,“目前从事综合金融服务和金融生态的公司大多是‘富二代’,拥有天然的场景优势。
51信用卡是一家白手起家、主导信用卡场景的草根公司。
” 2年。
” ,花了2年时间打造了自己的生态系统,速度是51的优势。
”本次C+轮新投资人之一嘉实投资CEO邱小川表示,“嘉实相信‘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动力。
大型企业一直是嘉实投资的重点。
51信用卡历时4年建立生态系统并快速实现盈利。
这让嘉实看到了科技驱动的金融企业的速度,其建立的信用卡金融生态系统有望成为中国的金融业。
科技创新的推动者。
”开启投资并购新布局,获得近4亿美元融资,怎么花?孙海涛的答案是投资并购策略。
“51信用卡将发起设立产业链基金投资信用卡金融生态上下游,增加更多场景、数据和资产。
”用投资布局未来,这似乎已经成为“独角兽公司”的标配。
以蚂蚁金服为例。
截至今年9月,蚂蚁金服累计对外投资30笔,不仅涵盖银行、股票、证券、保险、基金、消费金融等金融项目,还涉及餐饮、媒体、影视等非金融领域。
金融项目。
51信用卡发起的这只产业基金将重点投资资产、数据、信用三大类。
其中,该资产类别负责扩大51信用卡的业务利润率。
比如年初的战略并购,是为了探索非信用卡人的信用生态;数据类负责将51信用卡的数据体系做厚,以适应新的趋势。
控制环境并支持新业务;信用类包括与个人信用相关的消费、支付、生活服务等各个方面。
其目标是实现“让有信用的人生活得更好”的愿景。
他透露,该产业基金的规模将达到数亿元。
目前正在积极筹备中,预计年内上线。
他还指出,51信用卡下一步的投资收购动作仍将聚焦信用卡金融生态圈。
“生态是51信用卡现阶段的核心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