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对话小米工程师:关于充电你想知道的那些事

时间:2024-05-19 16:27:11 科技赋能

11年前,手机的标准充电功率只有2.5W。

如今,小米已经开发出“W有线”和“W无线”充电技术。

从小米1到小米11 Ultra,从5W到W,小米手机的11年,是充电技术不断探索和创新的11年。

不久前,小米充电团队核心工程师团队与米粉、媒体进行了深入交流。

小米研发人员表示,与小米充电相关的专家或技术工程师团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深圳、南京四个研发中心,包括主板充电架构设计、电池、数据线、连接器等相关的基带团队。

充电器、结构冷却、软件开发、测试团队等。

此前,小米的充电技术落后于竞争对手。

小米工程师透露,专家在各个领域的充电团队是在年中和年底开始组建的。

“几位工程师坐在一个会场,讨论能否做业界最快的充电。

“技术,即使这种充电技术短期内无法量产。

”那是当年的10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工程师克服了重重困难。

年初,小米发布了W技术快充;去年8月全球首发W有线即时充电技术,从小米9的27W到33W,再到40W、55W、67W到W产品,再到今天W技术的发布,我们都实现了赶超。

小米工程师认为,从落后到超越,现在引领行业,重要的一点是,包括老板在内的公司高层对充电技术领域的持续投入。

第二是专家团队的快速成长,他们现在是行业内顶尖的技术团队。

第三是我们工程师文化能够大胆创新。

错误,突破或突破传统技术的限制。

此外,小米工程师认为,手机轻薄与续航的平衡,是手机综合体验的较量。

“薄而轻”两个字很简单,但对工程师的要求却很高。

如此大功率快充技术堆叠在轻薄手机上,保证电池好、散热好、堆叠都做好,对所有工程师和专家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例如,软件更多地考虑手机整体使用环境,包括模拟手机外壳温度,以及人体第一时间能感受到的手机温度。

为了提高用户体验,我们肯定会做多级渐变以及目前的分类控制软件算法更多是为了保证用户在使用手机时能够感受到热量均衡、使用舒适。

如果手机开机、熄屏时后台耗电量比较小,可以适当释放充电功率,尽量提高充电功率。

充电可以更快。

如果您正在玩游戏,请给《王者荣耀》分,因为系统消耗大量电量。

,这种情况下,为了保证用户体验,充电功率会略有降低。

总体来说,用户会感觉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使用起来会比较舒服。

关闭则不同。

关机的时候,其实没有任何应用程序在后台耗电,占用一些资源。

一般来说,唯一的热源是充电。

这时充电速度会稍微快一些。

一般来说,它是功耗和温升的结合。

考虑因素。

另外,关于无线快充是否会对续航产生影响的问题,小米工程师表示,他们专门为W定制了10C超低系统。

“这次采用了10C石墨烯基设计,这款电池具有特别高的电子电导率和离子电导率特性,10C系统采用特别高稳定性的正负极电池材料,搭配我们专门为10C设计的电解液,实现对电池材料的极致保护。

高度稳定的正负极材料,与极具保护性的电解液相结合,可最大限度地延长电池寿命。

这种电池在使用一个周期后可以保持80%以上的能量。

该标准远高于国家标准。

每个周期后能量需求维持在60%。

我们的电池寿命远高于国家标准,可以保证长期使用后电池寿命不会明显下降,保证大家的用户体验。

”充电团队表示,他们会在不同季节打造特殊的充电场景。

并多次保证用户对整个充电过程的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