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手机能像核电站一样散热吗?

时间:2023-12-20 10:13:23 数码发展

手机和核电站有什么联系?答案可能会令人惊讶:两者都需要快速散热。近日,荣耀总裁赵明等人前往深圳大亚湾核电站基地,首次解码荣耀Note10上代号“大亚湾”的九号液冷散热。   “散热”一直是手机用户最关心的话题之一。

高效的散热系统不仅意味着更好的用户体验,还意味着提高用户的品牌粘性。华为在新机中加入了总长113毫米、直径5毫米的液冷管。其设计目的是通过管道、石墨片等9层散热系统的传导,快速、均匀地引导产品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整个手机达到了快速散热的效果。

  荣耀技术团队耗时6个月报废10000多根热管,最终成功将一根与MacBook Air液冷管直径相同的D5液冷管插入到仅7.65mm厚的机身中,实现了PC级的液体冷却。   引入“九液冷”技术,散热能力提升41%,极端场景下可快速为CPU降温10℃。有了这样的配置,手机在长时间高速运行时不会发烫,处理速度也能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这对于很多手游爱好者来说可能是个好消息。

  华为在Note 10开发初期将项目代号为“大亚湾”,暗示其有信心借用广东这座大型商业核电站的冷却技术。赵明表示,单纯增加几个散热器并不能解决核电站“散热难”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有“系统的解决方案”。

受“大亚湾”核电站散热机制的启发,华为团队借鉴核电站纵深防御的设计理念,开发了“系统化散热设计”,并应用了这种“接力式散热”耗散设计”到新产品。   可以说,华为非常善于在两个不相关的事物之间寻找共同点。

比如华为上半年发布的“非常吓人的技术”图形处理加速技术——GPU Turbo,是华为基于汽车涡轮增压技术带来的灵感以及多年来不断积累的优势而推出的一项关键技术。图像处理领域的技术积累。它在系统底层重构了传统的图形处理框架,从而突破了软件和硬件之间的图形处理瓶颈,协同提升图形处理效率,大幅提升图形运算的整体效率。

  跨界创新与探索正在成为新一轮智能手机竞争的驱动力。这也是手机行业硬件创新陷入同质化后的重大突破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