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码发展

智能电动车、水下机器人等高中生科技“智造”在北京展出

时间:2023-12-19 21:58:22 数码发展

智能电动车、水下机器人、助餐器、FTC机器人、伸缩插排……这些创新发明不是自己造的高科技是科技专业技术人员制作的,但却是北京的中学生制作的。   25日,北京十一校等6所联盟学校的师生,以及159中学、东直门中学、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的师生以及部分家长参加“科技智能未来 设计改变生活”科技嘉年华校园开放日活动在北京劳动社会保障职业学院昌平校区举行。

  记者在科技嘉年华上看到,人工智能、工业制造、创新设计、低碳环保、新能源等成为学生们的创意“热点”。   将电磁铁原理应用于门锁,有效防止技术开锁和暴力拆卸;水杯可四合一,也可一变四,携带方便,环保材料制成。

日常使用的手机壳配备四个可伸缩防摔夹,防止手机壳掉落地面时掉落;它是一款喂食辅助工具,可以自动给老人、婴儿、病人等喂食,内置餐具清洗消毒功能,而且可折叠,省时省力……专利中的这些很多创意又实用的发明作品展区受到了众多参观者的好评。   据介绍,这些创意发明大多来源于日常生活,是北京劳动职业保障学院培养的学生发明的。此外,北京十一中的创意发明一一亮??相,包括由橡皮筋驱动的弹性赛车、采用3D设计和3D打印的配备VR技术的智能电动车,以及水下机器人、FTC机器人等。

其中,智能电动车由北京十一校学生团队自主设计制造。参加2018年北京市中小学生创客大赛并获得团体一等奖。   现场还举办了“创客工场”体验区的STEAM(集科学、技术、工程、艺术、数学于一体的综合教育)课程体验,包括制作纯天然口红、体验压花艺术、制作3D打印笔等等。

  25日,北京十一校六所联盟学校的师生还上演了一场创意服装T台秀,作为科技嘉年华的压轴戏,展示了围绕“科技嘉年华”两大版块的六大主题系列。 “中国风·中国韵律”与“科技”创意服装。   记者了解到,为适应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满足首都产业转型升级对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北京市启动了为期7年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项目2015年支持部分高职院校综合培养试点。与示范高中、本科院校合作,选择符合产业发展的优势专业招收应届初中毕业生,采取“全程培养、分步实施”的“2+3+2”模式“将整个培训过程划分为基础教育阶段。

分职业教育阶段、本科教育阶段三个阶段实施,构筑人才培养“立交桥”。  为保证综合培养的“质量”,北京劳动社会保障职业学院作为第二批试点院校,在基础文化教育前两年携手北京一校,并在中间三年完成了学院的专业教育。

两年制本科教育阶段对接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等市属重点大学。其中,基础教学课程与一校综合教改实验学校模式相结合,实行选科班制,包括255门学科课程和23门综合实践课程供学生自由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