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Linux

LC3大会,开源人的狂欢,反馈的力量驱动技术创新

时间:2023-04-06 07:03:37 Linux

摘要:世界杯如火如荼之际,IT人也迎来了开源盛会LinuxCon+ContainerCon+CloudOpenChina(LC3for短的)。从去年开始,LC3大会进入中国,正当开源云计算之火在中国科技圈越烧越旺之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际同行的密切关注。在世界杯如火如荼之际,IT人也迎来了开源盛会LinuxCon+ContainerCon+CloudOpenChina(简称LC3)大会。从去年开始,LC3大会进入中国,正当开源云计算之火在中国科技圈越烧越旺之时,也引起了越来越多国际同行的密切关注。除了经典的开源话题,LC3会议还聚焦了AI深度学习、区块链、Serverless、微服务、自动编排等当前技术热点。LC3会议由Linux基金会主办。从最初的Linux项目,发展到Kubernetes、CNI、Containerd、DPDK、Xen等众多优秀项目,以及CNCF、CF、Hyperledger、ONAP等多个子基金会。阿里云一直坚持兼容社区开源标准,比如率先通过Kubernetes一致性认证,最早支持containerd1.1,提供高性能网络Terway插件,支持CNI/Helm/Istio等开源工具,也在阿里云支持用户。平台上使用了Trensorflow/Caffe、Hyperledger区块链等深度学习框架。同时,阿里云积极加入了Linux基金会、CNCF云原生基金会、CF基金会、自由软件基金会、Apache软件基金会、Linux基金会等多个国际知名开源组织。开源驱动技术创新开源无疑是基础技术领域的必然趋势。有人说过,没有开源的基础技术是没有生命力的,因为很难被广泛使用。软件开源的发展历史给软件行业和非软件行业的人们带来了巨大的参考价值。在商业上,一个开源项目被大规模使用后,整个技术可以非常快速的升级和成熟。在过去,可能需要三年、五年甚至十年的时间才能进化。由于开源的力量,它可以在短短几个月内完成。最著名的开源软件是Android系统。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有81.7%的人在使用Android。如果没有Android的开源和开放,可能就没有那么多的手机和相关的ISV厂商,我们很难预测什么时候会有这么好的移动互联网生态。Linux无疑是开源软件中最成功的,无论是从其目前的生态建设还是从业界的评价,包括今天云计算的基础也有赖于Linux的贡献和基石。当然,Hadoop、Spark、OpenStack等也很成功。这些开源项目都是底层技术,支撑着今天整个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发展。再比如阿里云Redis数据库ApsaraCache项目。在正式开源之前,经历了四年的技术打磨和上万个生产环境实例。Redis创始人Salvatore曾表示,ApsaraCache项目的开源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将吸引更多来自全球的Redis核心专家参与,进一步提升产品的稳定性和易用性。同时也说明阿里巴巴具备Redis产品的研发能力。希望在未来,我们共同努力完善产品的各项功能和特性,为Redis带来更多更好的改进。从操作系统、数据库到编译工具链到Web服务器,再到今天的分布式系统管理项目、深度学习框架和工具,以及不同的区块链技术流派,开源技术不仅渗透到方方面面,还体现了切入——圆的边缘方向和热点动态变得更加活跃。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开源的增长将反哺和支持业务。毕竟还有很多客户希望获得商业上的支持和价值。中国企业的开源力量随着LC3进入中国,意味着中国企业在开源领域从过去的无足轻重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IT行业几乎所有的代表企业都在开源领域大放异彩,从最初的索取者到开源世界的领军者之一。从海外角度看,与拥有数十年软件发展历史的欧美国家相比,更看好中国具有后发优势的开源环境。开源的优势之一是中国软件公司可以利用经过同行验证的可靠技术,因此中国软件公司可以比西方同行更快地采用新技术。对于中国企业来说,他们要考虑的不再是如何在开源领域深耕细作,而是如何在这个领域脱颖而出。事实上,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开源方面发力,迎合当下企业市场爆发的时代,一些企业已经走在了前面几个位置。有着开放共赢基因的阿里,本能地选择了开源这条路。阿里一直积极与国际开源组织合作,是Linux的积极开发者。此前,他提交过290多个Linux内核补丁,在国内互联网公司中名列前茅。贡献第一。在GitHub发布的最新组织排行榜中,中国公司阿里巴巴已升至第六位,拥有150多个开源项目。云栖大会是观察阿里家族动向的绝佳窗口。从云栖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出阿里巴巴走开源之路的决心。2017年,阿里巴巴集团首席技术官张剑锋在杭州云栖大会上公开展示阿里巴巴开源全向地图,从110个到150个开源项目Star170000+,从端到云到IOT再到智能全栈技术反馈。在开源界,尤其是企业市场的开源界,中国企业已经隐隐成为了风向标。特别是随着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开源在面临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中国企业有望在新技术浪潮中迎头赶上,阿里云也在开源浪潮中前行。从LC3大会上,我们可以看到阿里云的开源矩阵。阿里云的开源技术,不是为了在业界“秀肌肉”,而是希望通过开源让更多优秀的工程师参与到多场景应用中,共同进步。早在2012年,阿里在云端的开源技术就已经爆发。举几个经典的例子吧。2012年,第三代分布式消息中间件RocketMQ宣布开源。亿万用户的每一笔交易背后,RocketMQ担负着阿里巴巴生产系统的消息流转,并成功承载了2016年双十一的信息破纪录的交易峰值(17.5万笔/秒)数据,并保障99.996%的消息延迟都在10毫秒内。此外,在2016年的云栖大会上,很多人见证了AliSQL在GitHub上的代码库从“私有”到“公开”的转变,MySQL之父MichaelWideneus与AliSQL之父楚巴握手。反映了数据库技术在云化发展过程中的不断进步。去年,阿里巴巴启动了OpenMessaging项目,与雅虎、滴滴出行、Streamlio共同成立,旨在打造流处理领域的分布式消息中间件和应用开发标准。现在已经正式入驻Linux基金会。范围内发起的分布式消息传递领域的国际标准。该标准具有开放的接口,可以与其他不同的标准对接,不受编程语言的限制,能够满足企业对可扩展性、扩展性、隔离性和安全性的要求。可提供大规模工业级支持,支持标准参考点。添加和标准化测试。在今年的LC3大会上,阿里云宣布正式开源MongoShake数据复制平台。系统可跨数据中心复制数据,最高处理QPS约50万,使跨数据中心的高效容灾和多活服务成为可能,解决了多数据中心容灾不灵活和单点可写的问题以前,给业务带来便利,减轻运维压力。与业界现有解决方案相比,具有更强的功能和性能提升。年复一年,阿里云一直坚定不移的走在开源的路上。前文提到,阿里云技术的开源并不是为了在业界“秀肌肉”,而是希望通过开源让更多优秀的工程师参与进来。多场景应用共同进步,进步从开源开始。原文链接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