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3月15日,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日子,如果不是1983年被定为国际消费者保护日,可能是那种“历史性的无话可说”.com域名在互联网“今日”栏目出现的一天。不过,考虑到中美时差,值得所有互联网人记住的是,.com域名是30年前的今天推出的。那一年,计算机制造商Symbolics注册了历史上第一个.com域名Symbolics.com,时至今日,这个最古老的.com后缀的网站依然可以访问,但是点进去之后,你会发现这个网站几乎没有提供任何有价值的信息,就像页面上显示的是孤独的街景Symbolics,一家从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实验室分拆出来的公司,设计并制造了Lisp计算机,但到了80年代末,这家公司走向衰落,现在只是一家空壳公司。这个域呐me也在2009年被一个叫XF.com的小投资集团收购,它存在的意义更像是互联网上的一个旅游景点。(Symbolics.com主页)1985年全年,只有5家公司注册了.com域名,到1987年,这个数字已经增长到100家。在这前100名中,有一些我们比较熟悉的域名和公司:Xerox.com,1986年1月9日推出,HP.com,1986年3月3日推出,1986年3月3日推出,Intel1986年3月19日推出.com,1986年3月25日推出,Adobe.com,11月17,1986,Apple.com,February19,1987但这也难怪,1990年以后,是互联网的繁荣时期,万维网初具规模,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互联网骨干站点,微软。1993年的com,1995年的AOL.com和eBay.com,1997年的Google.com。然后是21世纪后的Facebook.com、YouTube.com和Twitter.com。VeriSign,一家提供互联网基础服务的公司,处理全球互联网上.com和.net的域名解析,同时也经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通过它,已经有1.17亿(在某些情况下为1.15亿).com域名被注册,从五年前的9100万到每秒注册一个.com域名。威瑞信CEOJimBidzos表示:“.com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网址,几乎每个国际品牌都意识到.com域名就是品牌本身。100%的财富500强企业都拥有自己的在线身份。”1.17亿的域名数量也意味着现在的新网站很难找到满意的域名,而.com的域名后缀已经深入人心,一些域名已经成为宝贵的资源。一些大企业往往不惜重金购买域名。例如,小米斥资2000多万元购买域名mi.com,奇虎360以约1.1亿元购买域名360.com。但并不是每家公司都像小米或360那样有钱。更何况是在.com域名面前的无力。随着.com域名资源的稀缺和高价,很多人开始将目光投向了其他域名后缀。其中,除了.cn、.uk、.us等按国家划分的域名外,专属域中的域名也受到关注。比如不久前,谷歌斥资2500万美元买下了.app的整个域名资源。此前,.tech和.buy域名也曾被一些巨头公司高价收购。国际域名分配机构ICANN在2012年5月开始放开这些***域名申请,除了国家后缀,甚至还有针对纽约地区??的.nyc后缀和针对开发者的.dev后缀,针对性很强域名。许多人认为,开放这些顶级域名的申请将对.com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正如域名注册商CentralNic的首席执行官本克劳福德所说:“互联网上正在发生的变化正在产生深远而深刻的影响。”白开水不用说了,就是指.com域名后缀,juicechampagnesaltsoda指的是.tech,.buy等各种后缀。然而,依赖.com的威瑞信却不这么认为,因为从数学意义上讲,.com域名资源有10的98次方,而目前1.17亿的使用量只是这个数字中很小的一部分.我看到这个数字我已经放弃计算后面有多少个0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