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名人海蒂拉玛与跳频通讯技术

时间:2023-03-14 20:15:38 科技观察

以我们的日常认知,很难将明星与技术发明家联系起来。本期就为大家介绍这样一位明星,以及她等人发明的跳频通讯技术。跳频信号的来源跳频信号的发明极具传奇色彩。1940年,海蒂·拉玛和安塞尔受到电子钢琴音符跳动的启发,通过信号跳频隐藏通信信号,从而发明了一种可以抗无线电干扰的军用通信系统。它就是“跳频通信技术”,也就是CDMA的前身。海蒂·拉玛曾经是一位惊艳的明星,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女人”。而她的另一个身份是女发明家。她与他人合作发明了“跳频通信技术”,广泛应用于当今的手机、卫星通信和无线互联网。CDMA之母”。跳频技术的发明者:HeidiRama跳频通信的基本概念我们正在用收音机收听某个电台,如果波段的信号不好,那就切换到短波段收听;当短波段信号不好时,再切换回中波段收听。这种换波段提高收听效果的方法就是通俗的跳频意思。只不过这个频率跳频只发生在接收端,跳频是靠人工干预实现的。我们假设当电台发射的频段也能“跟随”无线电用户的更换,那么这种通信方式就是跳频通信。因此,跳频通信可以描述如下:发送方和接收方同步改变频率的通信方式称为频率跳跃的沟通。从通信技术实现的角度看,跳频是一种利用码序列进行多频频移键控的通信方式;从时域上看,跳频信号是一个多频移频键控信号;从频域的角度来看,跳频信号是在较宽的频带上以不等间隔随机跳变的信号。因此,跳频通信在特定频点仍是一种常用的调制技术。跳频系统通常根据频率变化的快慢分为快速跳频和慢速跳频。下图是跳频信号的频率瀑布图。跳频信号频率瀑布图跳频通信系统模块跳频通信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上图所示。在跳频通信中,发送方和接收方具有相同的跳频序列。发送端利用这个跳频序列,最终控制生成一个按照一定规律连续跳变的载频,使发射信号可以连续跳变。接收端接收到发送端的信号后,利用同一跳频序列控制的跳频速度和规则对信号进行解调,从而实现数据通信。与传统的固定频率信号相比,跳频信号主要有以下优点:1、抗干扰能力强:在很宽的频率范围内,频率在不同时间不断变化。2、截获概率低:跳频信号的载频是不断跳变的,跳频序列的伪随机性。3、组网方便:可实现多地址通讯,不同用户分配的地址码不同。4、宽频带:占用信号频带,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但是,跳频在技术实现上也存在一些难点,主要是如何在较宽的频段内实现快速变频,以及如何在快速变频的同时保证高质量的信号。变频快和信号质量高是矛盾的。在GSM系统中,每个时隙之间的间隔只有20多微秒。为实现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20微秒以上的保护时间内从一个频率点快速切换到另一个频率点。观点。按照以往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变差、杂散增加、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跳频技术的应用跳频技术在军事和民用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在军事领域,跳频技术主要应用于战术跳频电台、电子对抗、全球定位、遥控遥测和导航等场合。.在民用领域,跳频技术主要应用于移动通信、数据传输、计算机无线数据传输、无线局域网等。此外,为了更有效地利用日益紧张的频谱资源,蓝牙、Wi-Fi和各种无人机遥控器都采用跳频通信来传输信号。Wi-Fi信号无人机控制信号蓝牙信号摘要跳频通信技术是信息安全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具有优良的抗干扰性能和多接入组网性能,是现代军事无线通信抗干扰的主要手段。干扰,对于保证我军在恶劣的电磁环境下的通信指挥顺畅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跳频通信的抗干扰效果在外军的几次局部战争中得到了检验,在我军的重大军事演习中也得到了检验。在民用移动通信中,跳频通信技术也得到广泛应用,如GSM、HOMERF(家庭射频)、BLUE-TOOTH(蓝牙)等,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联系越来越密切。【本文为《中国保密协会科学技术分会》专栏作者原创稿件,转载请联系原作者】点此查看该作者更多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