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Apple为何推出CarPlay?

时间:2023-03-14 18:23:44 科技观察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去年突破10亿部。今年虽然会有较快增长,但增速难免大幅下滑。智能手机市场惊人的高速增长时代即将成为过去。作为移动互联网领域的领导者,苹果和谷歌开始寻找新的增长点。随着Carpaly的发布,“苹果谷之战”的下一个战场似乎是车联网领域。前段时间,谷歌以32亿美元收购Nest,显然是要在智能家居领域有所动作。此前发布的“谷歌眼镜”也带动了可穿戴智能设备的热潮,而谷歌早前披露的自动驾驶汽车当然也是瞄准了智能汽车市场。虽然谷歌眼镜反响不是很热烈,但在移动互联网下一阶段的发展布局上,谷歌显然早于苹果。反观苹果,可穿戴智能设备iWatch是叫不出来的,iTV只能听到雷声而听不到雨声。苹果在扩大产品线方面的谨慎可见一斑。宁愿没有,也不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推出用户体验差的产品。而这款CarPlay,距离苹果去年在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宣布“iOSintheCar”计划也不过一年时间。从目前披露的情况来看,CarPlay只是iOS在车上的投影,并不是真正的智能汽车操作系统。不过,这并不代表苹果这次就草草推出了CarPlay。相反,我认为这是库克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明智选择。可谓是妙招连连。***,纯iOS投影,已经可以赋予汽车“智能”的含义。车联网的概念早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就已经提出,汽车将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重要入口早已成为业界的共识。但是,什么样的车是智能车,目前还没有定论。其实,考虑到现在车主的真实需求,无论是路线导航、听音乐、听广播,还是通讯,似乎都不需要强大的计算设备,通讯功能是其与生俱来的属性。iPhone。通过与iPhone连接,还可以远程启动汽车、关车门、开关空调、远程定位汽车,查看我们现在可以想象的汽车状态。传统汽车既然可以轻易被赋予“智能”,何乐而不为呢。其次,CarPlay可以更好更快的占领传统汽车智能的市场。苹果一直对自己的产品有着强烈的控制欲,乔布斯也说过,“我来到这个世界并不是为了把软件授权给别人,然后安装在那些蹩脚的硬件上”。所以很多人想象,苹果在汽车领域的战略应该是依靠其庞大的生态系统,打造一款革命性的汽车产品。但是大家不要忘了,汽车的平均使用寿命是十几年。据分析,到2017年,车联网比例将从目前的10%提高到50%以上。这意味着超过5亿辆传统汽车将通过升级改造实现智能化。如果失去如此庞大诱人的市场规模,恐怕车载信息娱乐系统(IVI)的标准化进程也将受制于人。来称霸。传统汽车的智能化是通过CarPlay实现的,充分发挥了苹果iOS生态的优势,堪称完美。第三,车载信息系统标准化的迫切需求,以及车企在技术开发上的劣势,不得不与科技公司合作。前文提到,苹果希望通过CarPlay在IVI标准的制定中占据主动,掌握IVI标准在一定程度上意味着获得未来车联网产业链的主导权。车企自然不想把主导权让给别人,所以自从车联网概念诞生后,国内外很多车企都相继推出了自己的车载信息系统,比如Onstar、G-book、InkaNet、SYNC、Carwings、GnetLink等。汽车厂商推出的这些车载系统各具特色,依靠自身汽车厂商的优势,占据了一部分市场。但由于车企各自为政,技术开发能力有限,车联网产业链中不同终端的数据难以打通,用户体验极差,严重阻碍了车联网产业的发展。IVI的标准化过程。一方面,科技企业在信息系统研发方面优势明显,另一方面,车企自身的信息系统难以成为行业标准。他们与苹果等已经建立了iOS生态系统的科技公司合作,推出具有更好用户体验的车载信息系统,对于汽车公司来说,这显然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选择。第四,汽车行业的特点使得科技公司不愿意也无法撼动汽车公司的主导地位。互联网颠覆了传统手机行业,似乎也即将颠覆传统电视行业。然而,汽车行业与手机或电视完全不同。手机等消费电子产品的核心体验必须基于操作系统来实现,这使得软件和硬件设计紧密相关。汽车的核心体验是舒适和安全的驾驶体验。影响这一核心体验的不是车载信息系统,而是汽车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因此,在手机上,苹果可以依靠软件的革命性创新来创新和提升硬件体验,但在汽车上,科技公司很难依靠软件的优势来大幅提升硬件体验,而它是短期内也很难对汽车设计进行改进。短时间内实现对传统汽车厂商的超越。在制造方面,汽车的制造技术远超手机。难道连手机都不生产的苹果也要自己建生产线?如果不自己做,绕过现在的汽车行业巨头,哪里找靠谱的汽车制造代工厂?五是汽车产业产业链更加复杂,各方只能选择开放、合作、共赢。在PC时代,苹果的封闭政策输给了开放的微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苹果相对开放了iOS,打造了成熟的生态系统。不过,在更加开放的Android面前,谁输谁赢还未可知。如今,面对产业链更加复杂、行业壁垒更强的汽车行业,恐怕唯有开放才能使其占据有利地位。更何况,车载信息系统只是汽车产业链的一环。不能说不重要,但至少目前还不是核心部分。正因如此,坐在产业链顶端的车企面对互联网企业并不像传统手机企业或电视企业那样焦急,这也使得现在的车企愿意尝试与科技企业合作,至少前期愿意通过合作共创双赢。由于上述原因,由于对车联网前景的看好,以及各种条件的限制,汽车厂商和科技公司不可避免地走到了一起。苹果的CarPlay,或者谷歌的开放汽车联盟(OOA),都是目前各方最合适的选择。在国内,百度与福特合作已久,也有传言称阿里有意收购车联网软件提供商。好戏可能还在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