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和应用目前正受到我国的热切关注.无人机产业的发展,不仅是衡量国家军事实力、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人民美好生活的重要支撑。那么截至目前,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具体水平如何?,随着自动化需求的不断提升,我国无人机的发展也逐渐从起步阶段过渡到快速成长期。除了应用和需求占据全球重要比重外,市场规模和增速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相关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无人机产业产值已达500亿元,无人机企业数量已超过6000家。到2023年左右,国内无人机发展规模有望突破1000亿。同时,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应用领域的快速拓展、关键技术的不断突破、行业龙头企业的加速涌现也推动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呈现出三大鲜明特征:一是两类无人机人机发展持续加速。无人机分为军用和民用两大类,民用无人机分为消费和工业两大市场。目前,我国在军用无人机方面已经是世界上重要的出口国,不仅技术领先,产量也惊人。民用无人机方面,消费市场逐渐成为一片红海,工业市场加速潜能。民用无人机的快速发展,正在成为我国无人机产业增长的关键驱动力。二是产业集群现象日益明显。目前,围绕无人机机身制造、系统集成、零部件生产等产业链核心环节,我国正在牵头建设越来越多的无人机产业园区。例如,天津最近刚刚新建了一个无人机材料产业园。与此同时,国产无人机的发展越来越集中在东北、华东、华中、华南、华北、西北、西南七大区域。行业不断从分散走向集聚,为最终的成熟发展带来重要助力。三是政策性产业等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截至目前,在政策层面,我国中央和地方先后出台了十余项涉及无人机技术研发、产品生产、行业规范、应用监管等方面的政策,为健康有序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行业的发展。在产业支撑方面,无人机新职业的引入、无人机人才培训市场的兴起、无人机售后服务市场的发展也为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重要的推动,加速了成熟的行业。然而,除了取得良好发展和明显积极特征外,我国无人机产业还存在一定的阻力和问题。例如,无人机成本过高、普及率低、续航能力不足、专业人才稀缺、安全事故频发、市场垄断明显、行业竞争过于激烈等,这些都严重阻碍或减缓了我国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步伐。未来需要从各个方面有针对性、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未来发展趋势与方向那么,面对上述各种发展现状,我国应该如何抓住机遇,稳定优势,迎难而上,实现进一步发展呢?智能制造网认为,迎合三大趋势非常重要:一是加快产业转型。目前,无人机在航拍等娱乐消费领域的应用日趋饱和,农业、植保、物流配送、交通管理等行业应用越来越普及。产业市场转型。同时,无人机应用的增加也要求我们加快无人机单一市场向多市场的转变,无人机应用从注重广度向更加注重深度转变。二是加快推进五个现代化建设。五化包括综合化、专业化、多元化、智能化、个性化。其中,集成强调各种信息技术和核心部件的集成;专业化强调技术、职能、人才和服务的专长;多元化包括更多样化的产品类型、应用领域和价格选择;智能化和个性化体现在产品功能更加智能化,人机协作更加常态化,产品服务更加个性化和精准化。加快五化建设至关重要。四是强化监管提升。无人机产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是监管不完善的表现。无论是行业恶性竞争、产品质量低劣、行业秩序混乱,还是产品安全问题频频发生,都源于监管部门对行业、产品、企业、技术、应用等缺乏合理监管和有效管控。有关部门。在此背景下,一方面,政府需要加强部门监管,完善监管体系和法律;另一方面,行业和企业也需要发挥监管价值。总而言之,当前我国无人机产业发展正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我国只有认清发展现状,明确指出发展问题,顺应潮流,紧跟发展潮流,才能突围而出,一飞冲天!这也需要全行业和相关从业者的共同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