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Fold评测:不完美的折叠屏,充满希望的新形态以为手机屏幕可以变成折叠形态的今天。就在我还在回味GalaxyS10的钻孔屏时,GalaxyFold的出现再次刷新了我对三星手机的认知——虽然它本质上是一款手机,但它的外形让我感觉比其他任何新机都好陌生,就像第一次见到单曲面屏GalaxyEdge一样。今天终于拿到手了,终于解答了发布会以来我一直在思考的所有问题。这是一部手机,但它的屏幕告诉你它不是虽然翻盖手机和双屏手机不是我们第一次见到它们,但相信我,我第一次真正打开GalaxyFold时,我无法忍受它。忍不住“哇”了一声。GalaxyFold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是因为它有别于传统手机的设计:合上盖子后,它是一款比索尼Xperia1更长更窄的手机,屏幕为4.6英寸,屏幕尺寸为21:9比例。虽然看起来和iPhone8很接近,但比常见的16:9屏幕更纤薄。这也让它在如今的大屏世界里格外“非主流”,就像你在大街上看到有人还在用翻盖手机一样。然而,打开手机,却是另一番景象。21:9的屏幕放在一起,就是7.3英寸的屏幕,比目前市面上的任何一款手机都更大更漂亮。没错,它已经变成了一款与iPadmini5屏幕大小相同的掌上平板电脑。观感方面,内屏的整体表现依旧和其他三星手机屏幕一样亮丽,2152×1536的分辨率也让屏幕拥有了旗舰手机该有的细腻度。此外,其亮度比GalaxyS9高40%,蓝光比S9屏幕减少41%。对我来说,打开GalaxyFold,将屏幕“由小变大”,会给你一种神奇的感觉。你可能从来没有想过屏幕可以像纸一样折叠起来,但现在它却真正被握在了手中。这种感觉是其他智能手机无法比拟的全新体验。在路上,我可以使用外屏返回微信和接听电话;当我坐下时,我可以打开手机继续打字。3:4屏幕的观感和分离式键盘的手感,比传统直板手机更舒适。不得不提的一个细节是,三星将GalaxyFold的默认锁屏设置成了蝴蝶展翅的动态壁纸。每次打开手机,你都会觉得手机就像动画中的蝴蝶展翅一样优雅。这次我们拿到的是“夜雾银”的GalaxyFold,所以手机背面、转轴和两层中框都是抛光银色金属材质。把手机放在桌子上,铰链上的三星Logo就会跟着发光。折射紫色和绿色光。值得一提的是,三星在转轴处刻上了三星Logo,这种设计方式与银色手机相得益彰。▲SIM卡槽设置在上层,下层是音量键、电源键、侧面指纹识别(带Bixby功能键)。,GalaxyFold仍然比普通智能手机更厚更重。通过与GalaxyNote9对比,我们可以看到折叠状态下的GalaxyFold厚度将是8.8mmNote9的近两倍,折叠状态下达到17mm。在机身手感上,双电池和金属机身也让GalaxyFold比201克重的Note9更重,官方数据为263g,已经超过了我们熟悉的“X半斤”。换句话说,虽然较窄的衣身让我们可以轻松地将它塞进牛仔裤,但它仍然会让你的裤子有点鼓胀。折叠与铰链上的“艺术”为了让手机从直板变成比普通折叠更优雅的造型,三星不仅在屏幕上下了很大功夫,在铰链上也下足了功夫部分。在这部分,三星通过互锁齿轮的方式将左右两层嵌套在中间的铰链结构上:当手机合上时,机身的上下两层会相互粘在一起,不会因外界影响而发生意外。翻开;屏幕展开时,铰链支撑屏幕中间。当你听到“咔哒”一声,就说明已经从手机变成了平板。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手机合上时,上下屏幕并没有完全贴合,而是呈U型弯曲状态。不过,相比柔宇此前发布的柔派(柔性铰链方案),GalaxyFold折叠后的缝隙明显更小,更像是一款大众产品而非展柜。三星GalaxyFold折叠起来就像一本书一样直观。值得一提的是,在手机合上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金属卷轴和三星Logo,但手机打开后,卷轴会被手机左右两部分覆盖,从而减慢速度金属边拼接手感造成的裂口。说到屏幕耐用性和铰链优化,其实我们在上手GalaxyFold的时候,也发现了很多三星为折叠屏设计的细节。除了上面提到的中间缝隙,我们还可以看到屏幕边缘有一层高于屏幕的包裹,可以在手机合上时起到屏幕之间的屏障作用;同样让我感到意外的是,仔细观察屏幕,我们发现GalaxyFold的内屏表面贴着一层薄膜。其实这是一层取代了屏幕玻璃的聚酰亚胺薄膜(PolyimidePI)。它可以将屏幕的厚度从1.3mm减少到玻璃材质。减少到0.65mm。这种防刮措施对于这款没有玻璃表面的珍贵内屏尤为必要。当然,在肯定三星铰链技术完成度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三星需要优化的地方。比如手机在合拢状态下,由于铰链阻尼比较大,每次打开手机都要费点力气才能把手机“掰开”,也就是说如果你想要打开屏幕,必须用两只手来完成。史上最高性能的三星手机GalaxyFold代表了三星的最高水平,这不仅体现在外观和工艺上,在配置方面,三星还首次给出了12GB+512GB运存的豪华组合.基本上可以和顶配的S10系列平起平坐,但GalaxyFold有一个杀手级的功能。这是UFS3.0的首次亮相,性能依然完胜S10。我们拿到的GalaxyFold毫无悬念地采用了高通骁龙855处理器,国际市场上依然是Exynos9820。我们已经讨论了这两种高级处理器之间的竞争。S10的评测中已经进行了详细的测试,这里不再赘述。由于折叠铰链的存在,GalaxyFold左右两侧各有一块电池,但并不是目前电池容量最高的三星手机。4380mAh的电池容量略逊于S105G版的4500mAh。但如果内外屏混用,你会觉得GalaxyFold出乎意料的难用。▲AndroBench对比GalaxyNote9(UFS2.1)和GalaxyFold(UFS3.0)硬盘读写速度与S10系列的兄弟无异。GalaxyFold继续采用“广角+长焦+超长焦”的后置三摄方案。12兆像素的主摄像头仍然支持“可变光圈技术”,可以在f/1.5和f/2.4之间切换。S10同样的16兆超广角镜头也延续了13mm和123°的大视野。这枚超广角镜头在画质上也是市面上手机中的佼佼者,12兆长焦端同样没有缺席。至于拍照素质,和S10基本持平,先看样张:异形屏让人难以适配***对于GalaxyFold这样平板和手机两种形态的设备手机,最关心的可能就是App适配问题。这种适配的问题会围绕两点展开,第一是应用对展开后的大屏适配的好坏,第二是应用能否在大小切换过程中自动快速切换比例。屏幕。首先,让我谈谈最重要的一点。GalaxyFold内部的折叠屏展开后的比例为4.2:3。如果去掉顶部状态栏,可以认为是一款4:3的平板产品,但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内置摄像头,这款折叠屏依然是“异形屏”设计,可能会导致app适配不当和游戏。这款折叠异形屏的适配还是要分为全面屏和非全面屏两种场景。在非全面屏状态下使用应用时,GalaxyFold此时会使用顶部突出的部分作为状态栏。这个策略其实和S10上的挖孔屏是一样的。电池和网络的状态将移动到左侧,应用程序将出现在屏幕上。网上最好的都是4:3的状态呈现。我尝试了微博、微信、网易云音乐、抖音、哔哩哔哩、Chrome浏览器等个人常用应用。在这个屏幕上运行。但需要注意的是,所有的应用程序仍然运行在移动端的UI排列中,甚至连Chrome浏览器顶部也没有平板模式的标签。在尺寸相似的iPadmini上,Chrome以平板电脑模式运行。同样,哔哩哔哩也不会变成平板模式,使用过程中弹幕文字过大,应该也是适配不佳造成的。在全屏模式下,应用程序的适配又是另一番景象。以《绝地求生:刺激战场》为例,由于全屏运行时画面异形,画面左上角的摄像头部分会被切掉。“ClassicMode”变成了“ClassicMode”,左上角的“Remaining”字样在游戏中已经看不到了。如果旋转屏幕,右下角的跳跃等按钮会被砍掉一半以上。显然,内置摄像头的存在让一款完美的平板电脑显得存在适配缺陷。内屏和外屏的切换是一种具有两种不同逻辑的行为。至于更多人关心的内外屏切换,则是应用适配的重灾区。对于那些经过全面优化的系统应用,内外屏的切换基本都是快速无感的,整个切换过程中应用都在快速切换。不过从逻辑上来说,从外屏切换到内屏和从内屏切换到外屏被三星认为是两种不同的逻辑行为模式。当从外屏切换到内屏时,这个动作被三星认为是“继续”,所以无论在外屏上打开什么应用程序,在折叠的内屏打开时都会继续之前的动作,即使应用程序本身不支持运行调整大小,内屏也会以类似“iPad式放大”的方式按照外屏的比例运行应用。比如我在外屏打开网易云音乐,打算用更大的内屏看MV,不好意思,应用会按外屏比例运行。毕竟,你必须重新启动应用程序,它们会乖乖地填满整个屏幕,GalaxyFold还准备了一个快速重启应用按钮,有一种在老式电视上换台的感觉。所以在整个体验中,我会不自觉地想象使用单屏来运行应用程序。实现无缝开放和延续,需要更多应用的适配和支持。根据实际测试,除了系统应用,目前只有谷歌类应用和微博、微信可以无缝切换。而当你关闭内屏时,GalaxyFold会认为你已经“完成”了当前的工作,应用会被置于后台,外屏不会继续之前的任务而是保持锁屏状态,除非你手动再次解锁继续运行刚才的程序。如果应用不支持动态切换比,会提示重启。总之,内外屏是两个世界,内屏是外屏的延续,外屏是内屏的终结。大屏让分屏成为可能大屏带来的另一个应用场景就是分屏,这个在三星官方的演示视频中已经多次提到。事实上,GalaxyFold最多可以让三个应用同时分屏运行。事实上,这种分屏场景的自由度确实有限。即使在同一屏幕上运行三个应用程序时,也无法调整彼此的比例。相对来说,两个应用并排分屏的难度更大。随心所欲,你所占的屏幕大小也可以自由调整。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GalaxyFold在大部分应用中都可以通过右侧边缘滑出Dock栏,并且可以进一步展开。这里展示的应用都是可以支持原生分屏的应用。当您启动另一个程序时,系统会自动分屏。但是如果你运行的是一个不支持分屏的应用程序,对不起,新的应用程序只能是窗口化的。模式操作。分屏的意义除了可以同时显示更多信息外,还在于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交换数据。在Android已经实现了拖拽API的情况下,不再需要对Android进行神奇的改动就可以实现类似于HammerOneStep的使用方法。通过分屏运行系统相册和微信,相册中的图片可以直接拖拽发送到微信,分屏的真正意义其实就在于此。但是,这样的应用太少了。大多数情况下,我只能把相册里的图片拖拽到微信,连微博拖拽都做不到,更别提那些文件和表格了。在败北的那一刻,已经不可能指望分屏拖拽的体验能有长足的进步了。在整个使用过程中,我一直觉得GalaxyFold好像少了点什么,直到我看到了iPadmini旁边的ApplePencil。是的,GalaxyFold没有笔来完成更精准的点击和辅助操作。这让我感到非常遗憾。用过GalaxyFold后,我什至开始嫌弃过于“小”的GalaxyNote9,但作为“Note”使用时,笔的存在始终是一个关键点,也让GalaxyNote系列依旧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GalaxyFold是智能手机行业的新趋势三星GalaxyFold的出现对于一直增长停滞的智能手机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新的方向。过去,很多人认为正面无刘海、无刘海的全面屏,会为手机的硬件大战画上句号。为了实现正面一整屏,各家厂商想尽办法想出看家本领,甚至复活了滑盖和翻盖的结构,后续的形式就是前后双面和升降相机。然而,折叠屏的出现却向另一个方向迈出了一大步,让我们意识到折叠屏可以让“人们对更大显示屏的渴望”和“大屏幕导致手机本身过于笨重”这两个看似不可调和的矛盾握手言和,如今GalaxyFold的出现就是这一理念的具体化,也是三星想要对外展示其核心技术的产物,更重要的是折叠屏的正式商用技术势必会逐渐渗透到整个消费电子领域,基本上只要是带屏的设备,在折叠屏的基础上,都可以抛开原有体积和结构的束缚,探索新的这远比单纯在智能手机上做推广更有价值当然,回到产品本身,三星GalaxyFold肯定有亮点,比如它的铰链设计内外屏两种形式的点亮和切换;但同时也存在应用适应性不足、厚度过大等明显缺点。.优缺点如此明显,要说服消费者花上万元购买新设备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昂贵并不是唯一的问题。折叠屏在使用中的高频开合是否会缩短其使用寿命,屏幕本身是否足够防刮花,短时间内的体验我们还不得而知。***,我们还需要为“想买折叠屏手机”的动机找充分的理由。除了“看起来很酷”的未来感,我们还需要一些能够形成碾压级的真品。优势。这不仅关系到一款折叠屏手机能卖多好,也关系到折叠屏手机能否成为直板手机、平板电脑乃至笔记本电脑之外的新品类。要回答这个问题,三星目前的GalaxyFold还不够,显然需要沉下数年持续迭代的耐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