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河南暴雨导致数据中心停电,多家网站瘫痪,灾难恢复有多重要?

时间:2023-03-22 17:32:01 科技观察

河南的汛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这场暴雨使全省人民付出了巨额的财产损失,甚至生命受到威胁。虚拟世界也不太平。强降雨导致多处机房、数据中心停电,多处网站瘫痪。20日晚,锦江文学发文称,锦江文学城主网站业务所在的异地骨干机房在郑州市。机房因大雨停电导致部分线路不稳定,甚至连网页都打不开。360招标公告部分报告因河南大雨导致机房故障无法查询。郑州地区的西部数据、静安网络等服务商机房停电,被迫使用柴油机供电。大雨重创河南互联网基础设施。说到自然灾害和数据中心,就不得不提到容灾系统。对于大型信息系统而言,灾害不仅指自然灾害,还包括各种人为因素。为了抵御这些风险,灾难准备的概念应运而生。灾难恢复一词起源于1970年代的美国。知名软件和IT服务公司SunGar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灾难恢复中心。这家公司的董事长曾说过一句名言:“任何一次电脑事故发生后的4小时内,我们的备份可以让您的服务恢复正常运行210天。”但是,容灾系统的发展仍然很缓慢。它的快速发展得益于美国的“911恐怖袭击”。2001年,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近3000名美国人在这次恐怖袭击中丧生。与此同时,世贸中心的企业经营状况不佳。世贸中心几乎所有的中小企业都破产了。由于缺乏灾难恢复系统和有效的应急措施,几个月后纽约银行不得不破产清算,其数据中心被彻底摧毁,通讯线路中断。相比之下,灾难恢复系统完备的德意志银行和摩根士丹利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所有业务。灾难发生后,德意志银行调动了4000多名员工和全球分支机构的资源,在极短的时间内恢复了业务运营。摩根士丹利位于世贸中心25楼的办公室被彻底摧毁,但在半小时内在灾备中心建立了第二个办公室,并于次日恢复了所有业务。911事件让所有企业都明白了备灾的重要性。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攻击、硬件损坏、系统崩溃、内部员工数据库删除事件频发。由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数据中心瘫痪,甚至数据丢失的情况时有发生。2000年,美国8大网站遭遇DDoS攻击,部分网站瘫痪长达3天,造成约12亿美元的经济损失。2009年,台北桃园机场因机场EMC系统硬盘损坏,停机36小时。2013年,伦敦证券交易所因电脑系统崩溃停牌近7个小时。容灾已经成为衡量一个企业在技术层面抗风险能力的指标。现在大大小小的互联网公司,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容灾系统或者容灾方案。容灾体系分为三个层次:数据级容灾数据级容灾主要针对数据。灾难发生时如何保护数据不被破坏?最早的数据级容灾是通过卡车运输硬盘完成的。现在主要是通过数据中心之间的超大容量光纤数据同步来完成。应用级容灾应用级容灾主要关注应用能否继续。通常,在异地容灾中心备份一套完整的支撑系统,保证当主生产中心出现问题时,生产中心能够立即切换,缩短系统宕机时间。业务级容灾业务级容灾一般被认为是最高级别的容灾方案,不仅要备份所有代码,还要备份离线规章制度和人员构成。河南的洪水导致很多网站瘫痪,但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部分网站都恢复了运行,这显然要归功于容灾系统。但由于受灾网站不承担金融业务,数据中心可能级别较低,受洪水影响较大。比如承担金融业务的数据中心,可以承受一般的自然灾害,影响可能不会那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