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AI新媒体量子位(公众号ID:QbitAI)授权转载,转载请联系出处。老是发别人上热搜的微博,今天上了热搜。一个用微博挽救自杀的团体,登上了“美国科技热搜榜”Techmeme。这支志愿者队伍“树洞救援队”利用AI技术分析微博评论,自动寻找可能轻生的人。然后以各种方式挽救他们的生命。不少外国网友为这一正能量行动点赞。有人称赞,在讨论AI技术的各种声音中,这个在中国的应用找到了大用处:这也是AI帮助社会的一种方式,帮助了抑郁症患者:微博上的树洞救助群在这个巨大的平台,总有一些隐藏的话可以发表在不被看的角落,成为可以倾诉的树洞。其中,尤其是一些已故人的微博,因为留言没人会注意到,所以评论区就成了倾诉心声的地方。比如这条名为“走饭”的微博,它的最后一条微博就是博主的遗言。这种情况让人感到痛心,所以当一些网友感到痛心的时候,就会选择在这条微博上留言。其中,有些人会表现出自杀倾向,但不会引起注意。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计算机系研究员黄智生教授无意中看到了微博树洞的报道,于是为这些微博树洞组织了“树洞救援队”,利用AI技术进行分析消息内容,汇集了数百名具有心理学相关资质的专业救助人员,在发现有人即将自杀时进行联系干预,联系家人朋友,提供心理疏导,帮助挽救生命。他们的第一次营救是在去年四月。当时,树洞救援队发现一名女大学生在微博上说:“男生跟我就是想玩玩……我不配活在这个世界上。”看来女孩遇到了感情问题,于是他们很快找到了女孩前男友的联系方式,通过他找到了女孩的手机号,并通知了女孩就读的学校。救援队与女孩取得联系后,加了微信。救助者的问候让女孩冷静下来,她没有选择离开这个世界。之后,树洞救援队还救出了很多因疾病、经济问题、情感问题想要轻生的人。从去年到今年,树洞救援队已经组织救助了近千名自杀者。那些反复安利的人挽救了700多条生命。黄智胜科技探查,微博树洞里的消息非常多,很难进行有效的监控。比如限制3000条微博的反爬虫策略就是一个难点。一开始,黄智生教授首先在微信群里发起了AI技术挑战赛。首先,他从微博上抓取了数百万条数据作为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数据集。这里就要突破微博的反爬虫机制了。只有4个500人的团队完成了任务。之后,需要将爬取的数据处理成半结构化数据,构建知识图谱。这个时候,挑战中的队伍已经力不从心了。之后,黄智晟也亲自介入。去年7月,001号树洞机器人正式上线。后来在去年年底迭代到004号,可以自动上报检测到的自杀人群。在黄志生的判断体系中,自杀风险分为0~10级。如果达到9、10,树洞救援队的志愿者会直接联系警方,或者联系自杀者的亲友;6.一般不进行干预。国外社交媒体的措施很多社交媒体其实都有针对自杀倾向的干预措施。比如你在知乎上搜索“自杀”,就会跳出求助热线。在国外,Facebook还有监控自杀内容的功能,利用AI技术标记潜在自杀用户,必要时通知有自杀倾向的好友,或联系当地救援机构。另一大社交媒体推特也与慈善机构合作,监控用户状态,一旦发现有自杀倾向,就会发出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