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光纤到户国标立项:打破垄断或难落地

时间:2023-03-20 16:05:46 科技观察

不到半年,小区通信建设标准从初稿征求意见稿变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近日,工信部发布了光纤到户国家标准。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均表示,两项国标有利于解决居民区宽带建设难、接入难的问题。能否真正落实,各级住建管理部门的作用至关重要。打破垄断据记者了解,工信部编制的两项国家标准分别是《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规范》和《住宅区和住宅建筑内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住宅区和住宅楼的光纤到户通信设施工程设计必须满足平等接入多家电信服务运营商的要求,用户可以自由选择电信服务运营商”。此前,“假宽频”现象频频出现,带宽速率“短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遭遇“非正常竞争”。一方面,开发商或某电信运营商投资建设较为普遍。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在驻地网的发展中,往往是开发商和单一的运营商主导驻地网的接入,不可能实现运营商之间的“平等接入”。甚至,在一些社区,物业管理公司允许小型宽带运营商或不合格的开发商经营宽带,形成垄断,提供的宽带速度“不够用”。显然,“电信服务运营商被要求平等接入,这一点如果严格执行,将对宽带运营商的格局产生很大影响,对弱势运营商来说是机会”。通信行业专家项立刚表示,用户可以根据宽带价格和服务选择自己想要的运营商,弱势运营商将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工信部电信研究院副总工程师陈金桥也表示,标准的制定可以避免重复建设,为运营商节约建设成本,更好地贯彻国家推进建设的方针政策。光纤宽带网络和资源共享。中国联通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光纤到户国家标准将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公平接入,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进入社区竞争;施工与同步验收;三是新增宽带直连光纤,避免重复建设和二次改造。怕落地难“过去往往是公司运营一个社区,没有竞争,对用户和其他运营商都不好,现在有了国家标准,关键是怎么落实。”“中国电信相关人士告诉本报记者,国家标准落地还有很多问题。首先,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小区居民楼光纤到户建设费用由谁承担。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应进一步明确,小区的通讯设施应由开发商自行承担,就像住宅的水、电、气一直由开发商自建一样,开发商不得转嫁社区通讯设施的建设成本。二是监管力度不够。FTTH的国家标准是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布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也出台了相关文件予以支持。不过,上述中国电信人士表示,真正落实监管的是各地房建和管理部门。目前,对于不执行国家标准的行为,尚未出台处罚措施和标准。而且,目前各地对小区通信设施的规划、设计、施工和验收重视不够。在审查方面,有关部门对新建小区驻地网附属通信设施的设计审查较为宽松;没有受理标准,如果小区物业管理公司日后拒绝多家经营者进入,具体由哪个部门介入尚不明确。各地住建和管理部门要重视此事,推动光纤到户国家标准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