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信息发展

光纤通信第五版课后习题解析与应用

时间:2023-06-28 06:36:23 信息发展

光纤通信是一门涉及光学、电子、信息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是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光纤通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本文根据《光纤通信第五版》一书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解析和应用,旨在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第一章介绍了光纤通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以及光纤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课后习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光纤通信概念和术语的理解,以及对光纤通信系统参数的计算。例如,第一题要求学生说明光纤通信系统中的三个基本元件是什么,以及它们各自的作用。答案是:发射器、光纤和接收器。发射器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并将其注入光纤中;光纤是一种透明的介质,可以传输光信号,并保持其波长和调制方式不变;接收器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进行放大、滤波和检测等处理。

第二章介绍了光纤的结构、分类和特性,以及影响光纤传输性能的主要因素。课后习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光纤结构参数、传输模式、衰减、色散、非线性等概念和公式的掌握,以及对光纤特性曲线和数据表的分析。例如,第四题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表,计算一根单模光纤在1.55微米波长下的色散系数和色散带宽。答案是:色散系数为-0.1 ps/(nm·km),色散带宽为100 GHz·km。

第三章介绍了光源和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以及它们在光纤通信系统中的选择和设计。课后习题主要考察了学生对半导体激光器、发光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正比计数器等器件的结构、工作机理、输出特性、噪声特性等方面的理解,以及对器件参数的计算和比较。例如,第七题要求学生比较两种不同类型的半导体激光器在输出功率、效率、调制带宽等方面的优缺点。答案是:分布反馈激光器(DFB)具有较高的输出功率(约10 mW)、较高的效率(约30%)、较窄的线宽(约1 MHz)和较高的调制带宽(约10 GHz),但也有较高的阈值电流(约20 mA)、较低的温度稳定性(约0.08 nm/℃)和较高的成本等缺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