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IDC运营商和云服务商的角度来看,做好网络运维是企业立业之本。国内互联网带宽需求的快速增长催生了众多大型IDC服务商,数据中心遍布全省、全国乃至全球。如何在快速部署的同时,对数据中心流量进行微调运维管理,关系到IDC行业的整体收益和发展。安畅网络CTO张伟12月21日,第十一届中国IDC行业年度盛典安全分论坛上,安畅网络CTO张伟分享了数据中心网络流量的精细运维。在全国,安昌运营管理着13个数据中心,通过BGP对外连接,并在全国多个主要城市建立了网络出口点。张伟根据自己的数据,提供了几张分析图表。第一个显示视频厂商的流量在中午和下午六点以后达到峰值。周一到周五流量低,周末流量上升;第二张图代表了一家大型餐饮公司的人流量,中午和晚上用餐时间的人流量高峰;第3章中的图显示了一家著名的上海司机公司,它在晚上8:00达到交通高峰。可以看出,企业具有不同的流量波动特征,这是根据业务活动来体现的。可以追溯到很多流量模式,不同公司的流量模式共同构成了数据中心风口的流量模式。要想真正掌握规律,就需要通过一些理论和推导来证明,并得到有效的结果来指导应用。安畅网络在很多运营场景下都会进行出口监控,比如门限监控。经过测试,安畅获得了数据流量的上下限,但阈值波动较大,不同数据中心不同时间点的差异也非常大。面对这种情况,安昌建立了多个数据模型。***实际流量的小时图在统计上称为观测值。其次,提取观察结果中的趋势。三是抽取观测样本图的波动。事实上,任何时间序列数据都可以提取成这三种模式,这也是进行预测的基础。在进行预测时,安昌采用时间预测。时间序列模型有两种类型,第一种基于观察,第二种基于Hult的方法。经过反复试验和论证,安畅的做法是采用二元法,使用不同的统计分析工具得出结论。具体预测模型结果如上图所示。安昌预测的模型与原始序列很接近,整个原始序列值都可以用这个模型来完整描述。数据模型可以通过工具生成算法,算法可以真正应用于整个数据的管理。对于算法的具体应用,张伟做了如下解释:该算法将应用于流量的精细化管理,安畅网络的精细化信息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异常流量检测预测中,有在预测结果中是一个叫做执行度的概念。算法模型会提供流量的上限和下限。数据中心由此获得监控值的上下限。基于模型每日滚动预测,结果动态更新至平台。一旦流量超过预设单位,运营商将发起调查。除特殊波动外,预测精度非常高。二。流量重用价值。流量复用的价值对运营商有很大的帮助。传统数据中心流量采购成本高,如何计算采购量?只有基于一定的预测,购买和集成才能给运营商带来很高的经济效益。在流量复用方面,安昌也对客户进行独立监控。根据客户产生的流量,系统可以预测未来一到两个月的流量。如果客户根据购买的带宽非常紧张,安畅会提前预警:一旦实际使用带宽产生大量冗余,安畅会自动建议减少客户购买的带宽。安昌除了利用流量预测的结果进行动态监测外,还对出口总量进行监测。如上图所示,安昌目前拥有十个数据中心。针对不同线路,通过三层提取流量数据,汇总各数据中心实际运营中的实际数据占比。安昌也做了平台化的系统交付。用户下单后,配送部会根据订单中具体的用户配置,为用户分配订单。现场工程师根据工单进行算法处理。一切结束后,平台会开始自动安装,最好限制端口的速度。一切完成后,该客户将自动添加到监控列表中。客户的端口数据会自动添加到监控平台。有时客户会临时购买带宽。此时可以直接交付给平台进行人工设计,无需现场工程师操作。安昌目前在做整个大网的实时监控,不同线路交叉监控,C端的每个IP段都会有两个IP地址。不同的段分为红色、橙色和绿色,不同的点代表线路监控。正常运行用绿色表示,超量用橙色表示,量大断网用红色表示,实现交叉监控,不需要外部监控厂家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