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ApplePay最实用功能解锁,能否胜过微信支付宝?

时间:2023-03-18 18:50:08 科技观察

虽然我的iPhone已经在凌晨自动更新到iOS13.4.1了,但是今天早上起来刷朋友圈才发现ApplePay已经支持深圳通了。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我的反应这么慢,但是比起ApplePay支持公交卡的速度,我还是比苹果快,因为上一次公交卡支持ApplePay还是两年前的事了。.时隔两年,此次新增的两张卡分别是深圳通和京津冀互联互通卡。两张卡均支持流量联合互通功能。可在组合式射牌机上使用。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尽管深圳通卡上印有岭南通标识,但由于深圳通尚未接入岭南通系统,因此这张卡只能作为支持交通一体化的普通深圳通使用。至于传闻中的成都天府通、香港八达通和支付宝卡,至今仍无踪迹。也就是说,近两年,苹果在中国大陆只谈了两张公交卡。与动辄十张以上卡的其他国产手机品牌相比,ApplePay显然有点让人难以接受。虽然深通、京津冀交通互通卡借助运联可以在全国275个城市使用,但这些“外地卡”和“本地卡”在优惠措施上始终存在差异,这也使得这次ApplePay的下一次更新注定成为“少数人的狂欢”,而这种缓慢的更新进度也让人不禁疑惑“手机支持公交卡到底有多难?难道不是吗?”足以简单地模拟卡?”“道”则不同,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厘清一个概念。这些公交卡的适用范围不再局限于“公交车”。或者出租车,也可以用来小额消费,香港八达通甚至可以用来签到和门禁管理。以上这些使用场景背后都有自己的费用结算系统。比如地铁公司由地铁公司入驻,公交车由公交公司入驻。“公交卡”只是他们选定的代理中介。正如不同小区的门禁卡频率不同一样,不同的结算系统之间也有不同的标准。因此,手机厂商在与当地公交卡公司谈判时,必然会遇到很多技术难题。这种技术差异最直接的体现就是日版iPhone的Suika“西瓜卡”。日本国内私营铁路发达,不同铁路的结算制度也不同。因此,在Suika卡上,他们并没有采用比较常见的ISO标准,而是采用了索尼开发的FeliCa标准,同样是对接iPhone的。Suica卡存在技术障碍。为了拿下日本的移动支付市场,苹果第一次在不同市场版本的手机上使用不同的硬件,在日本版的iPhone7中加入了FeliCa标准,所以当时只有日本版的iPhone7可以绑定随笔卡。但是在后续的机型中,苹果已经为市面上销售的所有机型加入了相同的无线技术标准,那么iPhone支持我们的城市公交卡有什么难度呢?,那么谈判破裂就是一个完整的商业行为。简单来说,某款手机不支持某城市的公交卡,可能是因为“双方没有谈好价格”。一个手机品牌如果要接入某个公交系统,势必会影响到当地公交车的分布,所以“入场费”是不可避免的。如果手机品牌觉得这笔钱“不值钱”,公交卡的获取自然会放缓,甚至搁置整个计划。而且,在银联和银联闪付发展到今天,即使手机没有接入某个城市的公交卡,当地用户也可以直接通过银联交通卡或银行卡通过银联或闪付支付车费。.至于用户不能享受转让优惠,那不是手机品牌应该考虑的事情。比如在广州和深圳,因为地铁和公交支持银联闪付,可以直接用手机绑定银行卡支付乘车费。整体使用过程与原来的公交卡非常相似。而且,使用闪付可以调用ApplePay的通道,无需额外结算,因此这种“曲线救国”的方案也迅速推广到多个城市。那么问题又来了,既然可以直接调用银行卡完成支付,为什么苹果在iOS13.4.1中要增加深圳通,以后还要加入岭南通呢?原因很简单,用ApplePay的人太少了。ApplePay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在全球市场上,ApplePay在移动支付中的占比还是比较高的。由于内地与海外的金融市场和消费习惯存在较大差异,ApplePay、SamsungPay等一系列移动支付在内地的前景并不明朗。这里再说一个概念。ApplePay、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属于“非接触式支付”和“移动支付”的范畴,但前者依赖近场通信技术,后者则依赖于每个人。熟悉的扫码。先说海外的情况。由于金融系统发展较早,在我们还在使用诺基亚功能手机的时候,一些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银行卡和POS机的普及。因为人们早已养成了“刷卡、小额现金、零钱小费”的习惯,进入移动支付时代后,自然会选择更为熟悉的非接触式支付,即银行卡刷卡支付或付款。ApplePay是一种近场通讯支付。但是POS机申请需要一定的门槛,银行也会收取一定的费用。因此,中国的大多数小企业更喜欢使用现金交易,或者说没有“渠道佣金”的交易方式。以我家楼下的水果摊为例。老板要支持ApplePay,需要去银行申请牌照,买POS机。那么每卖出一袋水果,POS机的银行和银联就会收取一个渠道分成。但如果他用支付宝或微信支付,所有的钱都会直接打到他的余额里,消费时可以用余额直接支付,没有取现手续费。有了这样的比较,商家自然会选择更适合自己的支付方式,失去了群众基础,ApplePay的未来自然会充满困难。所以这次获得两张新的公交卡,在我看来,更像是ApplePay自救的第一步。虽然扫码乘车已经很普遍了,但ApplePay的“刷卡”乘车不仅效率更高,而且更人性化,尤其是在手机电量不足或没有信号的情况下地铁站。借助交通联盟,苹果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培养用户新的支付习惯:当用户习惯了手机“刷卡”的高效和便捷后,自然会更多地使用ApplePay。只有培养用户使用习惯,ApplePay才能在中国移动支付行业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