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联通官方辟谣分析师:两家公司合并不合理中国联通官方多次辟谣《证券日报》记者从各种渠道听到的内部员工消息听起来确凿。一位接近电信的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他的姐姐和闺蜜都是电信中层,而且电信中层都已经内部公告了。此外,一位中国联通当地员工也向记者透露,合并最早是今年9月,再晚的话需要两三年时间。不过,据《证券日报》记者多次向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官方发言人求证,均表示已多次辟谣,目前暂无官方授权信息。至于为什么市场上总是传出两者合并的传闻,中国联通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是无稽之谈,而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则表示,大家只信自己的想要相信。今年2月,工信部也曾辟谣。一位TMT行业资深分析师昨日更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合并传闻纯属无稽之谈。分析认为,联通与电信合并不合理。不过,即便谣言屡屡被辟谣,但一有合并传闻,两家公司的股价就会暴涨,昨日中国联通再次强势涨停。万联证券研究所所长傅子恒认为,近几个月A股市场持续火爆,央企整合成为凝聚市场情绪的最重要“题材”之一。对央企整合的关注程度,相关传闻充斥市场,真假交织,显然需要理性辨别。傅子恒指出,央企整合要有利于国家战略职能的把控和实现,同时要保证市场竞争的效率。基于这样的理解,我们可以理解中国南车与中国北车合并的合理性,以及联通与电信合并的不合理性。资深通讯员单磊也指出,关于央企合并的诸多版本猜想,其实起源于高铁领域的南北铁路合并,以及中电投与中电的合并。国核集团今年在核电领域。虽然行业初看差异较大,但两者在市场布局、企业使命、行业特点等方面存在诸多相似之处,因此在并购的内在逻辑上是一致的。在这两个领域,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发展,也是我国向国外销售的主要产品和技术。但国际市场竞争同样激烈,亟待增强央企实力放手一搏。可见,在“一带一路”和“中国制造2025”的国家战略下,提升央企国际竞争力、推动中国技术走出去是本轮央企重组的主要诉求.相比之下,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无论是从所处行业的特点,还是从企业承担的职能使命来看,都不符合上述标准。混合所有制将是大概率事件,如果合并中国联通,竞争将一分为二,新公司的实力、业绩和效率可能会有所提升,但肯定会抑制市场竞争,导致市场竞争导致企业和行业效率下降。由此产生的垄断外部性将集中在国内市场,由全社会共同承担。它带来的效率损失,不仅会停留在电信业或信息业,还会影响创业创新和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基础环境。与可能增加的数百亿利润相比,合并带来的效率成本和影响的不确定性简直难以承受。不过,合并失败并不意味着电信央企重组将被搁置。一位电信资深人士表示,民营资本进入电信央企,实现混合所有制的可能性很大。混合所有制改革是李克强总理大力推动的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但目前还没有实质性的标志性事件。上述人士从几个方面判断和猜测,中国联通将成为央企混改的先行者。由于新成立的铁塔尚处于投资期,其央企身份尚未明确,对民间资本和资本市场的吸引力不如成熟的联通。早在两年前,马云入股联通的愿望就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秘密。期间确实对此事进行了数次专项调查,但最终都没有定论,因为涉及国家安全和基建问题。一旦政策明朗,中国联通引入民营资本必将精彩纷呈。与重组相比,三大运营商的高管调整已接近明朗,可能在9月得到解决。最大的变化是运营商的中坚力量。至于运营商内部为何会有不少员工相信合并传闻,或许中国电信相关负责人的话可以给出答案,“每个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