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网红列车被逼停,控制无人机有多难?

时间:2023-03-17 23:30:26 科技观察

近日,一段“重庆网红列车被无人机撞击被迫停车”的视频在网上流传。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月22日15时30分左右,被誉为“开往春天的列车”的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从佛图关段开往大坪段时,一架无人机超车。低空飞行迫使火车停下来。列车停站一段时间后,恢复正常运行至下一站。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乘客受伤的报告。重庆市轨道交通公司已将此事上报有关部门,等待进一步处理。无人机市场的爆发,带来了频繁的黑飞。无人机以其小型化、智能化、普及化、多样化等特点,成为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新兴产业之一。2014年以来,全球民用无人机市场呈现爆发式增长。2015年,全球共售出约57万架民用无人机,其中专业级无人机约17.1万架,消费级无人机约39.9万架。随着深圳大疆等创新型无人机企业的快速发展,消费级无人机市场被引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也渗透到生活的诸多领域。预计2015年至2020年,我国消费级无人机市场年增长率将达到19%。随着无人机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应用的日益广泛,各种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有的甚至造成了严重的实用隐患。民用无人机发展和管理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无人机的探测、对抗、防控管理已成为世界性难题。多种反制手段目前的无人机反制系统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监测控制类,二类是直接破坏类,三类是干扰阻断类。在具体方法上,根据公安部装备财务局警用装备研发示范中心的规划分类,将目前反制技术的分类及特点归纳如下:1.无线电干扰干扰使其失去控制并迫降、悬停或返航。1、卫星定位信号干扰无线电干扰是无人机反制的主要手段。根据实战需要,可采用定向干扰或全向干扰。现有的民用卫星定位模块多采用扩频通信技术,信号相对较弱。可以进行卫星频点干扰,阻断无人机接收卫星定位信号。无人机受到干扰后会漂移失控或坠毁,但这种方式也会对周围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造成干扰。2、控制信号干扰控制信号干扰有两种方式:遥控信号频带阻塞干扰和跟踪干扰。跟踪干扰可以根据无人机遥控信号的跳变,对特定频段进行干扰,减少干扰范围,节省干扰功率,对电磁环境影响小。无人机遥控信号调频范围广,需要使用实时带宽较大的干扰设备,对干扰设备的处理能力和响应速度要求较高。这两种控制干扰方式对自主飞行模式下的无人机无效。2、网捕技术目前网捕技术的主要方法有:利用大旋翼无人机装载网炮发射网弹;使用旋翼无人机挂载捕获网捕获目标;或使用车辆发射网弹、单兵肩扛发射网弹等。由于受目标景深的影响,这种方法难以准确瞄准,对操作者的操作技巧要求极高接球手,成功率有限。此外,这种方法很难应对蜂群无人机攻击。3、硬毁伤技术硬毁伤技术是指使用导弹、训练猎鹰、狂暴竞速无人机等直接摧毁目标无人机。该武器精度高,在人员密集场所容易导致无人机失控造成二次危害。4、激光打击技术激光打击需要聚焦无人机的特殊部位并烧毁,破坏无人机的电调模块或控制电路。激光器的功率要求比较高。面对一群无人机时,一次只能摧毁一架。需要多次射击才能完全摧毁目标。激光器是一种大型设备。由于探测和瞄准机构的存在以及高光功率的要求,对抗设备必须安装在车辆上,同时需要配备油发电机和水冷等设备盒子。5、高能微波打击技术微波武器通过微波衍射和无人机内部电路耦合,吸收高功率微波能量进入无人机电路模块,破坏电路元件,导致无人机失控。高能微波打击技术受发射功率限制,需要着重增加打击距离。六、诱捕或控制链路破解1、卫星定位诱捕卫星定位诱捕是通过向无人机发送虚假的卫星定位信号,向无人机发出错误的位置信号,使其误判位置、着陆或返航目的来实施诱捕。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可以对付无人机群,可以长时间无人值守,低毫瓦级传输功率),成本低。缺点是无法应对自主飞行的无人机,而且防区内所有卫星定位授时系统都会出现问题(手机、车载GPS等),难以实现精准打击。2.无线电通信协议破解无人机使用的控制信号多为2.4GHz、5.8GHz等常规民用频段。随着开源硬件的快速发展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普及,无人机无线电通信协议破解技术也逐渐发展起来。该技术是国内外无人机反制领域的先进技术之一。仿遥控器通过破解无人机信号通信协议,在不影响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情况下,向无人机发送控制信号。但随着通信加密技术的提高,破解难度越来越大,需要适配市面上各种无人机,而且在售的无人机型号需要定期更新,成本高高的。在全球范围内,反无人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无一例外地采用了无线电方式,并逐渐从无线电破解协议方式走向了无线电AI方式。而以智控未来为首的国内反无人机企业,也逐渐将无线电人工智能引入反无人机领域,突破了模型库的滞后性限制,让监控所有无人机成为可能。为什么黑色航班的管控还是个问题?无人机反制的多种手段体现了我国相关企业和部门的努力,但面对黑飞频发的现实,仍需指出不足之处。首先,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无人机问题的处罚相对较轻。根据广州、肇庆、浦江等地近期的相关公告,普遍批评教育,并处500元罚款。人机。所以这种情况下,也只是经济上的损失,很难对黑飞分子造成足够的威慑。人民日报公众号呼吁严惩的网友二是限制装备研制。目前,尚未建立合理有效的无人机对抗装备评价体系,市场上相关产品鱼龙混杂。宣传选择反制措施极有可能造成难以承受的后果。再次,一套无人机反制装备很难“吃遍天”。现有的反无人机系统基本上都是基于以上几种技术的组合。虽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达到反制效果,但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传统的破坏性反无人机系统成本高、精度低。用于复杂的城市环境和重点安全目标周围,处置后还有很多附加威胁;更大,光束需要在目标上停留一定时间才能摧毁它;基于微波武器的反无人机装备体积大,附带伤害大,适用于陆地或大型舰船的反无人机;基于电子干扰技术的反无人机系统干扰距离相对较短,只适用于“低、慢、小”的无人机……最后,就是相关用户的培训问题。就目前的相关产品和解决方案而言,主要是基于Lease-based。这是因为大多数反制装备的操作都比较复杂,对使用者的熟练程度和技术要求很高。这阻碍了无人机反制装备的进一步推广。如何“忽悠”、方便需要专业操作的无人机反制装备才能顺利运行,是当前行业面临的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