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李东荣:网络稳定运行和安全防护 已成为全球都不能置身事外的共性问题

时间:2023-03-16 23:17:03 科技观察

李东荣: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全世界都无法置身事外的共同问题。李东荣表示,数字金融服务中的责任认定、权限管理、风险管控、业务连续性等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对面临形势的严峻性保持清醒认识。此外,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安全防护也成为世界无法置身事外的共同问题。随着世界逐渐进入数字时代,数字化浪潮蓬勃发展,数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因此,它也带来了一系列新的挑战。对此,李东荣分享了一些个人感悟:一是安全运行形势更加严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金融行业分工更加专业化、精细化,金融机构之间、金融机构与科技公司之间在账户、渠道、数据、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关联已经越来越强大了。全球信用风险、道德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风险表现形式呈现出技术环境的新变化,与新技术应用带来的风险相互交织。有必要客观地识别和理解新的风险。基于互联网的各类金融行为的特点,还需要我们深入观察和研究。由此,数字金融业务相关责任认定、权限管理、风险管控、业务连续性等管理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需要保持对事态严重性的清醒认识。二是网络稳定保障更加突出。当前,网络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分布式聚合服务、高级持久性威胁等攻击手段不断更新换代。恶意使用机器学习等新技术使网络攻击更加自动化和精确。所有这些都会影响金融网络。对安全防护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世界银行和剑桥大学今年10月发布的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114个国家和地区金融管理部门的调查,网络风险是继2019年金融危机之后监管关注度最高的金融科技风险类型。暴发。各国一致认为,网络安全稳定首当其冲。78%的受访机构认为网络风险正在上升。从这些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网络的稳定运行和安全防护已经成为全球不容忽视的普遍问题。三是技术应用安全更加复杂。目前,数字技术创新的代际周期呈现明显缩短趋势,这与金融业的长期特征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匹配。如果从业者不经过严格的测试和风险评估,我们从业者提供的服务产品和服务模式就不会。新技术应用带来的好处,很可能导致选型失误、资源浪费,甚至安全事故频发。此外,随着金融与科技加速融合,金融行业作为科技驱动型行业,在提升自主创新应用水平、降低对单一供应商的依赖、增强安全性等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键核心技术供应链稳定。四是数据安全治理更加紧迫。数字时代,数据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和战略基础资源的地位更加凸显。随着购物、支付、理财等线上活动渗透率的不断提升,一些从业者积累了海量的客户行为数据和交易数据。但其数据保护意识、内部管理水平、网络攻击防范能力不足,也会增加数据采集后数据泄露的风险。同时,由于网络数据复制成本低、门槛低,以及数据二次使用和传输的隐蔽性,存在数据过度采集、非法交易数据、从业人员一次性授权重复使用等问题不时发生。这些问题都会对金融业的声誉和消费者的信任产生很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