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可穿戴设备逐渐走入人们的视线,京东JDC也加入了探索的队伍,为的是给用户一个完整的体验。全新的平台谷歌和苹果的Watch设计理念基本相同,我们在两个平台下面临同样的问题。如何体现Watch平台本身强调场景、极简、轻量化的特点,是我们在设计过程中一直思考的问题。怎么在这么小的屏幕上做文章?放什么函数?如何让体验完整?还是从场景出发,用户主动使用场景:Watch可以移植手机应用的部分功能,帮助用户在合适的场景下使用这些功能。例如:在公交车上,我想查看一下我中午买的东西在哪里。人太多,手机放在公文包里不太好拿出来,抬手腕查看。走在路上,突然想起家里没有米了,就对着手腕上的手表说:买一袋米吧。手表推荐了三种米:之前买过的、打折的、有促销的。1.然后选择家的地址,完成购买。用户被动使用场景:Watch作为一款可穿戴设备,最好的体验就是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在上面显示相应的内容,让用户在做饭、吃饭、跑步、聊天等过程中都能使用,即即,用户在上下文中收到适??当的消息。例如:快到家时,手表震动,抬腕一看:快递员出发了。基于以上场景,我们初步确定了希望用户在手表上体验的功能:1、语音购物;2.不要将消息联系变成连续的振动器。手表会长时间贴在使用者的皮肤上。基于这种亲密关系,用户对手表上的振动感知比手机上更敏感,所以我们需要控制手表上的振动频率,以免打扰到用户。我们根据重要度和用户相关性两个维度对京东现有新闻进行了重组,将用户分为普通用户和定制用户。将重要信息推送到所有用户的手表。向已订阅“提醒入住”、“优惠活动”等信息的定制化用户推送更多消息。快速完成手表上的操作。《Design Principles for Android Wear》中有一个“5秒原则”,就是说用户在Watch上使用应用的时间越长,用户与现实世界的脱节就越严重,使得用户不得不暂停现实世界与手表打交道的活动带走了可穿戴设备应有的便利。因此,手表上的所有“交互行为”应该更高效,建议每项任务的操作能在5秒内完成。我们通过缩短操作流程,提高用户浏览效率,减少用户在应用中花费的时间。缩短操作流程:在做语音购物功能时,明确需求:帮助用户便捷地购买商品,购买决策轻。如:日用品、食品等。降低用户选择难度,将线上流程放到线下。一般购买流程:搜索—选择商品—提交订单—支付订单。在手表上,我们允许用户使用语音搜索后,只显示与用户最相关的前三项产品,用户可以快速做出选择。然后直接选择地址提交订单。我们削减了庞大的在线支付流程,改为线下货到付款。通过这种方式简化了在线流程后,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完成在线购买。信息结构扁平化。在手机端,大部分应用采用常规的“递进式”逐层界面信息结构,往往因为层数太深,用户需要逐层跳转界面来满足用户需求。这样的交互显然不适合Watch。我们在信息架构上做了很多探索性的尝试,最终采用“双层结构”的模式,将订单信息扁平化,只有在用户有明确的查看意图时才展开下层的物流内容。(在手机端,订单按状态分类,如:待付款、已完成等)提高用户浏览使用效率:一次显示一条信息。当二级信息较多时,放在二级页面上。当有其他并行信息时,切换页面显示。尽可能简化文本。信息是通过关键字和短语而不是完整的句子来表达的。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个简化文字表达的技巧,那就是图标+文案的形式。例如:“您在京东购买的商品物流已进展至快递员送达。”精简后就是京东特有的物流运输车图标+“快递出发”的文案。增加字体大小。Watch硬件本身的屏幕尺寸较小,便于携带。适当放大文字大小,确保用户看一眼手腕就能看懂。使用合理的图像。图片比文字更形象、更直观,用户通过添加图片更容易理解。例如:用户购买了一件商品后,查询物流,想知道物流在哪。在表达“什么”信息时,可以使用产品图片代替产品列表。交互简单,Watch上的操作都是大手势。在查询功能、订单之间的切换以及订单的操作上,我们采用大手势的交互方式,保证用户在任何场景下都能轻松看到自己想知道的内容。(大手势:不如点小按钮那么精准)涉及到订单细节,难免会引入一些比较复杂的交互,强行让用户在可穿戴平台上完成这些操作肯定是不合适的。我们将用户引导到匹配的手持设备上,他们可以在大屏幕上完成任务,然后返回到可穿戴设备上获取操作结果。轻触操作按钮,将启动用户匹配智能手机上的相关应用页面,用户将在手机上完成特定的交互。#p#这个***区的视觉风格是怎么设计的?并且遵循两个平台的设计原则又能突出京东自有品牌?这给我们的视觉设计师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保留京东红,AppleWatch采用黑色设计,让页面更稳重,呼应平台设计;AndroidWear采用白色背景,让页面更年轻化,与平台的衔接更顺畅。打磨细节从最初的产品信息结构、交互稿、初稿、可操作demo,我们都在琢磨用户模型和操作逻辑的关系,考虑界面元素的摆放。在项目中,我们通过手绘草稿和纸质原型,与产品和开发者快速沟通设计思想。为了最真实地反映我们在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还联合开发了高保真可操作的TheDemo(手表上的原型工具还是空白),完整呈现了整个应用的信息框架和交互行为。在AppleWatch发售之前,因为没有真机,我们想出了一个非常原始的方法来模拟手表上的视觉体验:用1:1彩色打印制作一个纸模型,戴在手腕上。虽然在设计AndroidWear时有试机,但在视觉还原上还是有一些差异。比如图标虽然是按照标准尺寸设计的,但是在手表上的渲染效果并不理想。我们使用尺子来查找视觉偏差。经过不断打磨,最终高保真还原视觉效果,将最佳的视觉体验呈现给用户。产品迭代京东JDWatchV1.0仅实现了初步的触控功能,将在以后的迭代中逐步完善和优化。希望我们的诚意能够得到京东用户的肯定,我们将始终保持为用户带来最佳体验的初心,生产出更多优秀的产品。参考:AndroidWear设计原则http://developer.android.com/design/wear/principles.htmlAppleWatch人机界面指南https://developer.apple.com/watch/human-interface-guidelin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