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尽管日赚4亿转型仍是运营商的关键词

时间:2023-03-16 16:59:28 科技观察

中国IDC8月29日报道称,从固网到移动,从1G到4G,从语音到流量,技术和消费者需求都在发生变化,但过去20年运营商的商业模式极其简单。他们就像土豪一样,斥巨资建设网络,“压榨”设备厂商,疯狂抢夺用户,让行业叫苦不迭。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已提交上半年行业财报。在业绩提升的同时,流量管理成为关键词,运营模式转型成为普遍需求。在4G市场尚未饱和的同时,5G带来的各种“大连接”的可能性,以及连接对象从个人扩展到家庭、企业、百亿级万物互联带来的新市场正在敦促运营商开始布局5G领域。然而,转型并不容易,运营商仍面临诸多挑战。释放4G红利无线上网成为最赚钱的业务。在宏观经济“新常态”、营业税制改革、营销费用下调等一系列因素的叠加影响下,三大运营商收入和利润均处于低位。过去两年。在低速盘旋中,一些数据下降的惊人。以中国电信8月23日截至6月30日的中期业绩报告为标志,三大运营商均已走出困境,进入以流量为主导的发展阶段,无线上网成为最赚钱的业务。尽管“提速降费”刺激了用户流量消费,但“提速降费”或“资费下行压力”等因素对收入的影响并未在今年三大运营商的业绩报告中提及。今年上半年。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数据测算,但有运营商表示取消漫游费对业绩影响不大。但去年以来,三大运营商响应“提速降费”号召,实行“流量不清”,取消京津冀长途漫游。在收费等措施方面,仅“流量不清零”一项,2015年运营商收入将减少300亿以上,占全年收入的2.6%。当然,运营商表示已经为此做好了准备。中国移动总裁李跃在财报发布后强调,目前语音业务仍占中国移动收入的37%,中国移动希望用两年左右的时间消除长途取消带来的风险。和漫游费。在工信部近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通信业经济运行中,用了4G用户数“爆发式增长”的形容。4G用户总数首次超过2G和3G用户之和,也超过了全球4G用户的一半。4G的发展超出预期,也成为运营商财报中最精彩的部分。流量拉动了电信运营商收入的增长。中国移动的年报数据最为典型。无线互联网业务占比43.3%,超越传统业务成为第一大收入来源。这是在移动互联网资费同比下降39.6%的情况下实现的。独立电信分析师傅亮表示,未来“流量管理”将成为三大运营商的主营业务,不排除未来“流量管理”会出现多种商业模式。“流量管理已经成为运营商业务的重中之重,但在流量管理方面,运营商还没有基于业务生态需求的清晰商业模式。”中国交通网总编辑刘启成表示,虽然目前运营商在流量变现和流量后向运营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相比传统语音业务的单一性和可控性,从用户体验识别到流量管控,从计费方式变革到合作平台推广,运营商需要有新的思维,重构新的商业模式。5G是新希望各运营商都制定了5G网络商用计划。除4G外,新兴业务的数据在三大运营商的财报中最为抢眼,这直接反映了其在物联网等领域的积极拓展和数字业务的布局。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未来5-10年,物联网连接数和市场规模将出现大规模井喷式发展。2020年全球市场连接数将达到500亿,中国市场将突破100亿;11万亿元,中国将突破万亿元;在全球移动M2M(机器对机器)品类中,到2015年底连接数将达到3.2亿,年增长率为32%,中国市场移动M2M连接数将超过10亿,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市场。虽然第一个5G版本最早要到2018年才会形成,但从2016年到2018年,4G网络向5G平滑演进的需求非常明确,预示着移动M2M巨大的市场潜力和低成本优势,吸引了全球电信运营商的积极投资。目前,我国三大电信运营商正在有序推进5G网络的研发和试验工作,并制定了2020年5G网络商用的计划。多数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基于以往经验,三大运营商前两期网络建设投资不会低于4G网络建设,总计将超过3000亿元。在上海迪士尼智慧园区,中国联通引入NB-IoT(基于4.5G技术的窄带物联网)技术,部署10个室外站点覆盖整个园区,共计5000个智慧停车终端,实现小规模应用,包括智能停车、智能水表,未来服务将扩展到环境监测、人流管理等方面。中国电信也在积极跟进,正式立项,对NB-IoT关键技术、终端和业务开展进行研发。在大数据业务方面,中国移动在数据量、数据真实性和连续性方面已经具备优势,与客户信息关联的能力使其具有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在此基础上继续深化现有业务的同时,未来能否以更开放的心态和模式提供包括大数据在内的能力,目前尚不清楚,但业内人士认为,这将成为中国的新模式移动的。商业模式的巨大容量。转型并不容易。不仅需要热情和技术,更需要基因和文化的改造,这是三大运营商中期财报的一大亮点。然而,转型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热情和技术,更需要基因和文化。从固话到手机,从1G到4G,从语音到流量,技术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然而,过去20年运营商的商业模式却极其简单。他们就像土豪一样,斥巨资建设网络。“压榨”设备厂商,疯狂抢夺用户,让行业叫苦连天,身心俱疲。在续写新篇章的同时,一位运营商人士也表示:“电信行业从未衰落,但我们的思路还在。”正因如此,运营商一直在学习互联网技术,倡导互联网创新,弘扬互联网精神,但运营商的管控模式给互联网业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阻力。同时,我也越来越清楚地感觉到,我的身体缺少互联网基因。很多人将飞信与微信相提并论,将其视为无法做好互联网业务的运营商代表。中国移动业务支撑系统部经理余宁为飞信撰文。当时,飞信的主要对手是QQ。中国移动利用飞信对年轻用户的吸引力,扩大在校园市场等年轻群体的影响力。形成绝对优势,扩大客户群成为飞信的定位。这一决定最终影响了飞信的命运,但也正是因为飞信没有向联通开放,以飞信为核心的动感地带产品在校园市场大放异彩,推动了中国移动在全国大一新生的发展市场,甚至占有率一度达到95%。经过此役,中国移动真正确立了自己在移动通信领域的绝对领先地位。但当时并没有多少人意识到,这是以牺牲飞信的发展机会为代价的。宁宇说,“一个产品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无数次的讨论和决定,每一次都可能关系到产品的生死。”过去几年,全球大部分运营商的数据流量年均增长率都达到了40%到50%,我国电信运营商也走出了困难时期,但还有很多考验尚未到来。————相关链接————三大运营商日赚4.04亿元根据三大运营商业绩报告测算,上半年三大运营商净利润为73.674亿元,日均收入超过4亿元。中国移动业绩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移动收入3704亿元,同比增长7.1%;净利润605.72亿元,同比增长5.6%。中国联通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1402.55亿元,同比下降3.1%;净利润14.29亿元,同比下降79.6%。中国电信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实现收入1768.28亿元,同比增长7.2%;净利润116.73亿元,同比增长6.3%。总体来看,上半年三大运营商业绩喜人,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的收入增幅均超过7%。上半年三大运营商日均收入4.04亿元。这一数字低于去年同期的4.16亿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三大运营商的盈利逐季递增,因为单日盈利4.04亿元,高于去年下半年的业绩,也高于第三季度的3.2亿元。今年第一季度最大的运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