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观察

中国移动携手烽火发布业界首个弹性SD-WAN技术白皮书

时间:2023-03-16 15:41:04 科技观察

中国移动与烽火通信发布业界首份弹性SD-WAN技术白皮书广受关注。烽火作为中国移动SD-WAN解决方案的主要合作伙伴之一,深度参与了弹性SD-WAN的前期技术研讨。此次烽火通信受邀参加白皮书发布会,见证了此次SD-WAN领域的重大技术升级。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和加速,传统企业、互联网和创新企业的业务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IT成本优化需求的驱动下,企业采用多云已成为明显趋势。充分利用多云的互补优势,同时在云端仍能获得一致的体验,是当前企业的关键诉求之一,而高效敏捷的多云互联网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另一方面,对于作为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者的运营商而言,传统的政企专线产品在多云互联时代缺乏足够的敏捷性和灵活性,而SD-WAN技术是业界普遍认可的理想选择。SD-WAN作为政企专线产品的重要补充,可以显着提升运营商为政企提供差异化??服务的能力,为赢得政企蓝海市场打下良好基础。物理网络的协同是运营商SD-WAN的核心竞争力。业界传统意义上的SD-WAN解决方案,将软件定义的概念应用到广域网中,通常采用隧道级Overlay技术,让企业可以利用廉价的网络连接获得相对优质的自组织网络能力无疑给运营商的政企业务带来了直接但不可避免的挑战。从中国移动的角度来看,基于Overlay技术的SD-WAN解决方案存在以下问题:(1)同质化越来越严重,缺乏Underlay网络协同能力;(2)如何打通自身丰富的物理网络资源,并将其转化为SD-WAN解决方案的差异化优势;(3)如何整合增值业务,提升流量价值,更好地服务客户;(4)SD-WAN作为企业门户,如何感知应用和调度底层云网络资源,以满足不同类型的业务需求。中国移动提出的新一代弹性SD-WAN技术创造性地将SRv6与SD-WAN相结合,兼具Overlay的灵活性和Underlay的协同性,构成了中国移动SD-WAN的核心竞争力。ElasticSD-WAN聚焦3大场景4大亮点,构建能力开放网络垂直方向。层的水平方向可分为接入段、汇聚段和骨干段。其核心思想是结合SRv6和SDN技术,对城域网、IP骨干网、数据中心网的承载能力进行合理抽象。该层将云网络资源与业务应用解耦,通过标准化API接口开放云网络能力,供SD-WAN业务按需调用,赋予弹性SD-WAN强大的底层协同和差异化服务能力。弹性SD-WAN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可为大中小型企业提供灵活的分支互联、企业上云和互联网接入服务。与传统的OverlaySD-WAN技术相比,ElasticSD-WAN有四大亮点:(1)开放网络的能力,通过云网协同层的API抽象,让客户拥有选择网络资源的能力;(2)资源整合能力,通过underlay和overlay资源的统一调度,利用overlay资源整合和underlay服务保障的优势;(3)整合云和网络服务的能力,同时将网络从云端连接到整合云内和跨云的IPv6服务链;(4)应用感知能力,通过应用感知和网络感知结合网络资源调度来保证服务质量。综上所述,中国移动弹性SD-WAN通过整合云网资源和能力开放,为客户提供具有竞争力的广域网服务,充分发挥运营商资源优势。这是SD-WAN发展阶段的一个重要里程碑。ElasticSD-WAN整体网络架构G-SRv6原创成果加持,弹性SD-WAN价值明显结合前期G-SRv6原创成果,大幅提升网络承载效率,为企业用户带来极致即时入云、敏捷接入多云的网络体验。中国移动联合烽火通信、华为、英特尔、中兴、华晨联科、HCL等厂商,从方案制定到测试验证,积极推动弹性SD-WAN解决方案的成熟和商用。烽火通信作为业界主流的SD-WAN解决方案提供商,将深度参与中国移动弹性SD-WAN产品的研发、测试及后期商用,加强产品与弹性SD-WAN技术的契合,力争成为中国移动开放SD-WAN产业生态的重要合作伙伴。延伸阅读:中国移动发布2021年5G终端产品及销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