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Apple Watch-Moto 360全面对比!智慧和美貌哪个更重要?

时间:2024-05-22 17:27:25 科技赋能

早在去年9月,苹果就率先宣布了旗下首款可穿戴智能设备Apple Watch的存在。

经过近半年的不断研发,终于在本周一的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备受期待的Apple Watch终于以完整版的形式正式与消费者见面。

正当很多人认为苹果的介入将极大推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发展,再次像iPhone一样势不可挡地引领行业时,不同的声音却出现了,比如价格昂贵、设计保守主义的争论不绝于耳。

相反,此前不温不火的智能手表领域,由于Apple Watch的崛起,再次引起广泛关注。

那么,Apple Watch能否不负众望,展现出秋风扫落叶的能力呢?而以Moto为代表的安卓智能手表能否在Apple Watch羽翼未丰的情况下,趁势占据领先地位呢?今天我们就对Apple Watch和Moto这两款备受关注的产品进行简单对比。

虽然同为智能手表,但Apple Watch和Moto选择了完全不同的设计风格,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苹果和摩托罗拉对智能手表定位的差异。

Apple Watch采用近方形表盘设计,屏幕分辨率达到Retina级别。

最轻的重量为1.41盎司,最终重量为1.9盎司。

从参数上看,基本符合人们对普通手表的理解,大部分消费者都可以使用。

很多读者(苹果顽固分子除外)看完发布会后,一直觉得这样的设计与苹果一贯精致高端的形象实在相差甚远。

虽然苹果没有明确表态,但很明显,苹果手机过于成功的领先地位影响了他们对消费者接受程度的判断。

苹果确实想让Apple Watch成为一款时尚设备,一款类似于手机的智能终端。

因此,方形表盘可以更轻松地将成熟的iOS系统功能移植到智能手表上。

与此同时,各种各样的配件、令人眼花缭乱的表带、各种不同价位的阶梯销售价格,甚至多种配色方案都被苹果搬到了Apple Watch身上。

乍一看,看起来很严肃,满足了不同阶段消费者的各种需求。

然而过于普通的表盘设计拖累了整个Apple Watch系列。

可以说,正是因为Apple Watch一味地采用了方形的外观设计,才让苹果首款智能手表看起来过于极客,但时尚气息却荡然无存。

无论我们如何欣赏,只是认为这样的设计并不适合成熟的商务人士,但对于追求时尚的年轻人来说,即使是最便宜的运动款 Apple Watch 也丝毫没有年轻的感觉。

呼吸。

另一方面,虽然Moto的发布比Apple Watch至少早了半年,但它仍然被公认为是业内最漂亮的智能手表产品,而最突出的就是Moto漂亮的圆形表盘设计。

也许每个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没有手表的时候我们就会习惯性地在手腕上画出手表的形状,而出于本能,我们手腕上画的手表一定是圆形的。

的。

这是人们对手表形式的基本认识。

圆形表盘更符合人们对手表的基本定义,更符合人们对手表的传统理解。

诚然,在Moto推出之前的智能手表野蛮时代,大多数产品还是以方形的造型呈现,但正是Moto的出现,改变了智能穿戴设备厂商对于智能手表的外观设计方案。

从此,LGGWatchR、第二代Nutshell Watch、华为Watch等智能手表产品都从方形表盘转为圆形表盘。

不可否认,正是Moto的出现,引领了智能手表行业的设计潮流。

也正是Moto的成功,让人们认识到智能手表首先必须是手表,空谈智能必然会被淘汰。

因此,我们认为,即使Apple Watch被苹果吹捧为优越,也无法改变其极其平庸的外观。

就像iPhone的成功在于iOS系统一样,苹果公司生产的Apple Watch也搭载了苹果定制的WatchOS。

我们从来没有太担心苹果生产的系统。

因此,在刚刚结束的苹果新品发布会上,苹果也煞费苦心地详细介绍了Apple Watch能够实现的各种功能。

不过乍一看还是没有那么漂亮。

密集恐惧症患者所回避的密密麻麻的图标屏幕是我对 Apple Watch 的第一印象。

按理来说,这样的开始确实不太好。

幸运的是,这种第一印象并没有持续多久。

借助苹果的强大号召力,第三方应用纷纷宣布适配Apple Watch。

我们常见的产品如微信、印象笔记、UC浏览器都迫不及待地推出了Apple Watch版本。

客户端,可以想象,未来会有更多的APP适配。

这是最让我们放心的一点。

与此同时,苹果的第一方APP也在Apple Watch上展现出了极强的战斗力。

内置的电话、短信、日历、地图功能等都可以完美适配Apple Watch。

Siri因其独特的使用方法,更加适应手表的操作,使其如虎添翼。

更重要的是,Apple Watch 已经成为苹果推出的新支付方式 Apple Pay 极其重要的一部分。

虽然国内用户还需要耐心等待一段时间才能认识到Apple Pay的强大,但Apple Watch的早期布局显然可以让苹果新的支付方式推进得更快。

使用Android Wear的Moto并没有像Android手机那样直接挑战苹果手机。

这都是谷歌在中国尴尬的生存环境造成的。

Android Wear系统的基本核心是谷歌的语音交互系统GoogleNow。

不过,国内用户如果没有特殊手段,是无法成功连接到GoogleNow的服务器的。

也就是说,没有特殊手段的用户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无法使用Moto。

使用某些功能时,几乎处于半瘫痪状态。

我们可以看到,国外用户可以通过Moto语音直接拨打电话、导航、回复电子邮件等基本功能,但在中国大陆,由于谷歌的残酷禁令,这些功能根本无法使用。

好在第三方软件的适配还是相当不错的。

常见的即时通讯,如微信、QQ等,都推出了相应的Android Wear客户端。

实时推送消息不用说,我们还可以通过这些客户端直接通过语音回复消息。

,这对于Moto用户来说也是一种安慰。

因此,Apple Watch在软件方面仍然保持着与iOS一样的强大,但这一次并不是因为谷歌的不作为,而是因为国内政策的打压。

如果一定要说Moto在这方面失败了,那实在是不公平。

其他方面,Apple Watch 提供的续航时间为 24 小时,实际体验中 Moto 的续航时间足以满足一天的密集使用,而且两款产品均采用吸附式无线充电技术,因此对于这种日常使用来说一次充电的智能手表,两者的体验都不够好,基本上是最好的一半。

防水设计方面,两款产品都支持日常防水,但如果是游泳或者洗澡的话还是老老实实摘下来吧,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最后,我们来谈谈价格。

在苹果春季新品发布会上,Apple Watch的价格给准备直播的小编带来了很大的麻烦。

各种表盘尺寸的价格不同,各种表带的价格也不同。

首先,即使是最奢华的产品,售价也超过12万元。

是的,你没有看错。

您几乎可以用一辆优质紧凑型汽车的价格购买一块顶级手表。

如果你真的有钱到这样的程度,我只想说:“我去年买了一块手表!”。

综上所述,Apple Watch的价格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贵!” 38毫米表盘价格1元起,42毫米表盘价格1元起。

普通Apple Watch两个尺寸对应的价格分别为1元起和1元起。

正版价格从0元起,最高可达00元。

如果说,在 Apple Watch 价格公布之前,小编还对 Moto 的价格持批评态度,那么现在回想起来,1 元左右就能买到的 Moto 绝对是一款物有所值、物美价廉的产品。

价格。

即使是配备可选金属表带的最高端版本的Moto,与价格最低的Apple Watch相比仍然具有优势。

更重要的是,摩托罗拉近期还正式推出了适合Moto的定制页面,让Moto智能手表用户也能享受到官方定制的乐趣,这对于追求个性的用户来说绝对是一大福音。

说到这里,我们对Apple Watch和Moto产品的对比就结束了。

我们认为现阶段Apple Watch仍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与苹果产品一贯的高品质风格相去甚远。

再加上其明显偏高的价格,现阶段并不适合消费者购买。

Moto经历了最初的价格炒作,现在基本呈现出稳定的态势。

完美的外观设计,加上足够的软件适配,对于喜欢乱搞的用户来说是一个不错的购买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