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大鹏VR一体机M2评测: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时间:2024-05-22 16:46:42 科技赋能

大鹏CEO陈朝阳认为,一体机是VR设备进化的终极形态。

很多玩家在购买之前都想了解一下大鹏VR一体机到底怎么样?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大鹏VR一体机M2的开箱评测。

(本次评测的大鹏虚拟现实一体机为工程手机(会议体验机),部分功能未开放体验,因此评测内容不完全代表即将上市的量产机型未来推出。

) 大鹏VR一体机未开启 盒子硬件包括:安卓硬件模块和5.7英寸2K AMOLED。

整个配件包括一体机主机、头带、头带、USB转2A电源线、电源适配器。

电源适配器和电源线值得表扬。

做工非常扎实,尤其是电源线。

USB头被金属外壳覆盖。

线材较粗,外层有橡胶般的质感,手感非常好。

大鹏VR一体机的外观风格更接近手机VR盒子,银灰色的金属漆颜色很有质感。

上端有屈光度调节装置。

调节手感与同类产品相似。

调整效果还是不错的。

我的近视和散光使用它没有任何问题。

不过,大鹏VR一体机不支持瞳距调节。

与上一代产品E2相同。

使用自适应方案后,我的瞳距比较宽,甚至超过了使用高端镜时瞳距设置的最大值。

不过使用大鹏VR一体机时并没有出现模糊的情况。

从底部可以看到,前端区域为接口区域,后端采用双层贴面材料。

谈论这种单板设计很重要。

从图中可以看到,大鹏的饰面设计采用了两种材质。

第一层是黑色海绵,外层是黑色肌肤般的蛋白棉。

海绵具有更大的弹性支撑,蛋白棉更容易定型,接触面更舒适。

这种复合材料设计带来了与面部的紧密贴合,但并不具有隔离感,并且不透光。

接口区域分布有TF卡槽、2A电源接口、MICRO USB、AUX3.5音频输出口。

估计是工程机的原因。

接口部分没有标注名称。

光学参数(焦距40mm,外径38mm,FOV视场90度,自适应瞳距范围54-74mm)。

不过官方宣传的镜头焦距为23.5-32mm,视场角为96度,所以实际参数以量产为准。

 大鹏VR一体机左侧有一个嵌入式盒子。

从官方的零件爆炸图中我们了解到,似乎是散热风扇的安装位置,或许是为了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

内嵌盒子的上端是电源按钮。

一体机的左侧有一个M-touch触摸板。

触摸板中间有一个凸起的标记。

因此,M-touch触摸技术应该支持多点定位、识别手势,为操作VR内容提供更多的自由度。

M-touch触摸板上方有返回键和音量加减键。

由于按键和触摸板布局紧凑,盲操作不成问题。

 前面提到的面部接触设计,在正面更加直观,甚至鼻梁处也设计有接触面,所以大鹏VR一体机的遮光性能非常好,远远优于同类产品。

可以看到大鹏在佩戴舒适度上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源。

光学部分采用外径38mm异型非球面PMMA镜片。

镜片的形状更符合眼窝的形状。

能够以较小的尺寸获得大镜片的视觉效果,并留出足够的空间设置鼻梁垫。

镜头左侧设置了光线传感器,当脸部未与接触面接触时,屏幕会自动关闭。

主机实际测量重量仅为g。

非精密称重工具可能会有一些误差,但g已经很轻了。

头梁部分只需轻轻压入顶部的卡槽即可,位置受下方海绵限制。

结构设计还是很有创意的。

 两侧均采用魔术贴固定,可调节松紧度。

魔术贴做工非常扎实,高频拉动时不会破裂或脱落。

 组装简单,即可使用。

在试用之前,我们先来看看与上一代VR头盔的对比。

除了取消了繁琐的USB+HDMI数据线外,大鹏VR一体机的外形和ID设计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工艺和用料也无可比拟。

很少。

大鹏VR一体机拥有更符合人体工学的表面设计,镜头边缘折射更少。

长按电源键点亮屏幕,大鹏VR一体机正面亮起彩色灯带。

透光孔大概采用了密集型激光打孔技术,因为在不亮状态下看不到里面的LED灯,更增添了科技感。

LED灯有四种状态:红、蓝、绿。

不过由于测试机没有开发和设置权限,不知道是否可以定制。

另外,由于大鹏VR一体机内置散热风扇,开机后会存在风扇高速旋转带来的风噪。

虽然带来一点噪音,但是效果也是非常显着的。

在我体验的一小时内,大鹏VR一体机没有过热,镜头也没有起雾。

人们常说,镜片起雾是 VR 头盔的永久痛楚。

显然,这种痛苦被大鹏治愈了。

更不用说,大鹏VR一体机的做工、用料和体验都可以称得上是现阶段最优秀的设备之一。

炫酷的VR定制UI,成熟的3D资源和内容合作伙伴,相信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不会被使用。

会有配套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