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小米VR眼镜正式版评测!体验比山寨盒子好

时间:2024-05-22 16:16:17 科技赋能

继8月份推出玩具版小米VR眼镜后,小米于10月份推出了正式版VR眼镜。

前者仅售49元,后者仅售49元。

为什么一个是玩具版,一个是正式版?在体验过这两款产品之后,笔者可以告诉你答案。

如果只是重新推出玩具版的VR眼镜,换上新的外壳和手柄,估计小米不会把这款外白内黑的VR眼镜新品称为“正式版” 。

事实上,这不仅是新的硬件,还配备了新的软件。

外观设计和佩戴:让人想起PSVR。

小米VR正式版发布时,笔者曾撰文称其佩戴方式与索尼的PlayStation VR有些类似,实际体验也是一样的。

小米VR眼镜的设计就像一顶空顶的帽子。

它们外观均为白色,后脑勺有一个按钮,可以用来调节松紧度。

佩戴时,松开头带,然后按住按钮将其调整至合适的松紧度。

头显部分有一个USB Type-C接口,是手机插入的地方,手机插入后按下即可固定,与Gear VR的设计类似。

耳机右上方有一个按钮,与Cardboard和小米VR玩具版的按钮功能类似。

上面是近视调节的齿轮,支持近视。

佩戴时,这些眼镜的重量主要由额头承受。

这样做的好处是眼镜不会压在脸上,甚至可以在佩戴时抬起耳机看外面的世界。

可能会引起不适的是,刘海会一直压在额头上。

与通过触摸板操作的华为VR和Gear VR不同,小米VR配备了内置InvenSense 9轴传感器的体感控制器,类似于谷歌的Daydream控制器,但这并不是Daydream兼容的产品。

该控制器有一个触摸板和三个按钮。

触摸板是一个主要用于确认的按钮。

另外两个是左侧的返回键/应用程序键和右侧的主页按钮。

手柄很轻,按钮和整体感觉就像普通塑料一样。

你不必对袁氏的产品抱有太高的期望。

不过,虽然手柄具有3自由度体感功能,但实际使用过程中基本感觉不到,原因后面会提到。

体验:比山寨盒子好,但是……小米VR正式版之所以是正式版,除了上面提到的硬件设计上的差异外,还在于它的内饰。

与 Gear VR 一样,这些眼镜也内置运动传感器,因此需要连接到手机才能使用。

玩具版没有,淘宝上流行的各种山寨手机盒也没有。

为了适应新硬件,小米针对眼镜正式版推出了独立的小米VR App。

与玩具版App相比,增加了手柄连接功能以及不同的内容。

另外,当连接眼镜时,它会自动进入 VR 模式。

  在小米VR正式版App的实际体验中,由于其高速(Hz)外置陀螺仪,该产品与山寨手机盒子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转头时画面流畅很多,并且不会有明显的延迟。

小米VR眼镜正式版支持小米5、小米5S、小米5s Plus、小米Note 2四款手机。

笔者体验时使用的是小米5。

p的屏幕使得画面非常有颗粒感,但这是所有VR设备的通病(2K屏幕也是如此)。

性能方面,小米5感觉运行起来勉强能不卡顿,但也不是特别流畅。

至于很多人担心的头晕问题,笔者这个特别抗晕的人,玩了多次游戏后都没有感到头晕,但我的同事玩了一次就感到头晕。

所以头晕其实和个人体质有很大关系,而小米VR还是会让一些人感到头晕。

购买设备时最重要的是体验内容。

从内容上来说,小米VR还不是特别丰富,但是已经筛选上架了,所以不会出现玩不了的情况。

大多数游戏的可玩性并不高,也不像手机游戏那样受欢迎。

其中一些具有出色的图形和出色的体验,例如 UCCVR 制作的《Hello Mars》。

它只是一个演示,几分钟就可以玩(PS。

这个体验在Daydream发布时也会出现)。

这也是VR整体面临的困境。

另一个主要内容是影视。

小米VR整合了VR Hit、FANC VR、兰亭数字、康泰纳仕等内容厂商的片源。

但说实话,除了少数动画和风景内容,例如《达利的梦想》和《部落冲突:野猪骑士》在很多地方都可以找到之外,大多数都有点惨。

因为在VR模式下,当你看p的视频时,只能看到p,视频中的人脸基本看不清,景物也很模糊。

小米VR正式版虽然加入了体感手柄,但在操作上基本没有采用体感操控。

无论是UI交互还是游戏,仍然像玩具版一样通过转动头部来选择。

手柄更像是一个遥控器。

在我体验过的众多游戏中,只有一款《战斗方块》采用了体感,但与手柄的体感交互准确度不高,延迟比转头还要大。

据悉,小米VR还在调试中,以提高准确度。

未来,随着小米VR的正式发布以及Daydream的推广,应该会有更多的游戏开始支持体感。

总结到目前为止,小米VR眼镜正式版是一款比山寨手机盒、玩具版体验更好的产品。

如果你拥有四款小米手机中的一款,就可以购买来尝试VR体验。

比起去淘宝,还不如买个山寨盒子,毕竟才1块钱。

但不要期望太多。

小米VR已经接近三星的Gear VR,这意味着它已经接近VR的及格线,但距离HTC Vive或Oculus Rift还有很远的距离。

而且,VR内容薄弱是所有VR设备的痛点,这一现状暂时不太可能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