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携手女大学生设计自动认字眼镜!能够读懂不熟悉的单词

时间:2024-05-22 15:59:20 科技赋能

因为词汇量不足,很多人无奈放弃英文原版书或原创电影。

“智字老花镜”成为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17个获奖作品之一。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二学生严旭设计了一款智能眼镜,可以自动识别障碍词并显示相应的中文含义,有望改变上述困境。

4月24日,上海交通大学首届“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颁奖典礼举行。

澎湃新闻记者从仪式上获悉。

这款尚在设计阶段的“智能认字眼镜”成为17个获奖作品之一。

在设计上,这款眼镜结合了在线词典、语料库和眼球追踪技术。

它的外观与普通眼镜没有什么不同,只不过镜片上加入了眼球追踪系统,可以实时监测阅读者视线的变化。

严旭表示,如果读者的目光在某个单词上停留时间过长,就说明他对这个单词不熟悉。

这时,镜头上的扫描框会自动定位单词并识别,同时传输到在线词典或语料库中,自动查找单词的定义并将其投影到镜头上。

上海交通大学外语系学生设计智能眼镜的想法来自于严旭自己在学习英语时被生词困扰的经历。

该设计的灵感也来自于眼动仪实验课。

无独有偶,上海交通大学去年8月举办了首届“源创杯”颠覆性技术创新创意大赛。

严旭提交的设计方案经过多轮评审,从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17名获奖者之一。

作为本次活动的一部分,大赛组委会还特意找来了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学院计算机系的陆保良教授和张立庆教授来指导“智能眼镜”项目。

张丽青对严旭进行了一对一的指导,向她讲解了相关技术开发的现状和项目优化方案。

上海交通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观摩团还将安排创业导师,为提案未来的实际发展提供后续支持。

目前,这款仍处于设计阶段的“智能认字眼镜”面临着如何将各种技术融入到镜片中等难题,距离发布还有一段路要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源创杯”竞赛中,提案者中既有长期从事专业领域研究的教师,也有刚入校不久的新生。

虽然很多设计尚未作为实物作品发布,但上海交通大学举办的本次科技大赛与其他一般科技创新大赛不同,强调前瞻性和颠覆性。

“颠覆”的具体指标有哪些?一些活动专家认为,颠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新概念,而另一些专家则认为,颠覆可以是利用现有技术以非传统方式简化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

上海航天技术研究所副所长孟光表示,颠覆性技术和颠覆性创新的特点是技术改变游戏规则。

颠覆性技术改变世界的巨大作用引起全球广泛关注,中国必须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