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环只是一个过渡产品吗?

时间:2024-05-22 14:30:24 科技赋能

10月20日,Gartner的一份数据显示,相比智能手环,人们更喜欢智能手表。

Gartner预测,手表出货量将在2020年首次超过腕带,并在年后保持这一趋势。

2016年Jawbone Up智能手环推出后,整个可穿戴设备市场受到广泛关注。

随后几年,随着国际主流厂商高通、苹果、谷歌、三星、微软和英特尔等技术的推动,以及耐克等运动服饰公司的参与,可穿戴设备产品日趋成熟,价格和价格也随之出现。

功能崩溃。

以零售价超过1美元的智能手表为例。

它们往往具有活动跟踪功能,并像产品形态类似的智能手环一样配备加速计和陀螺仪。

这使得两种不同类型的产品之间的差异非常有限。

尽管人们普遍认为智能手表必须能够显示时间并具有用于通信的用户界面,但一些智能手环也能够显示和发送短信。

Gartner分析师Angela McIntyre表示,“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之间功能重叠的趋势很可能会持续下去。

”预计2019年全球可穿戴电子健身设备出货量(单位:百万件)将分为三类: 整体健身智能硬件发展方面,除了智能手环和手表外,Gartner将其他设备分为五类:产品:其他健身监测器、胸带式心率监测器和智能服装。

由于健身可穿戴设备用于追踪健康状态,且与健身活动密切相关,未来消费者可以将大多数可穿戴设备的数据整合到单一账户中,并使用认知计算技术来分析数据。

分析,为用户提供各种有用的见解。

通过对未来两年出货量的预测,Gartner认为逐渐离开测试阶段的智能服装产品未来具有最大的增长潜力。

目前市场上有适合职业运动员和教练的智能衬衫。

未来两年,其出货量将增长约%。

然而,由于智能手表与其他产品之间的功能重复,整个健身智能硬件市场将在2020年经历低迷,但在2020年将会反弹。

后者的原因是由于其多样化、多功能的设计、款式和采用率较低——成本展示进一步有利于增强厂商进入市场的信心。

在销售渠道方面,Gartner预测,到今年年底,25%的产品将通过非零售渠道销售。

健身房、体育用品供应商、保险提供商、减肥诊所或雇主都将成为此类设备的主要销售渠道。

甚至可能有补贴价格或完全免费的产品与其他产品一起销售。

因为有技术保障,健身监测器可以集成到员工胸牌或识别手环中进行访问控制,而B2C公司则通过反馈或游戏化连接可穿戴设备的使用,以保持客户忠诚度。

品牌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