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深入评测小派4K VR耳机,把重量减到最低

时间:2024-05-22 14:29:54 科技赋能

1小派4K VR耳机评测 虽然虚拟现实设备目前处于百花齐放的状态,但市场上产品良莠不齐,体验参差不齐。

对于消费者来说,设置了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什么样的产品适合他们,又该如何选择?如果你还不确定,那就跟随我们来体验一下最新的VR耳机——小牌4K。

  ●第一印象:重量控制令人惊讶。

如果你之前体验过PC VR头戴设备,那么你一定能够感受到将一个很重的头戴设备戴在头上是什么感觉;如果你还没有感受到的话,笔者建议你找一顶东北地区很常见的雷锋帽,泡在水里戴在头上。

这可以近似普通PC VR耳机的感觉。

市面上的PC端VR头显普遍较重。

当然,这只是一种不恰当的模拟。

毕竟VR头显的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脸部。

无论是目前市面上的盒式头显、一体机VR一体机还是PC头显,在设计上都无法避免这一点。

因此,为了提高佩戴舒适度,最实用的办法就是减轻头显的总重量。

减轻重量是提高VR耳机舒适度的好方法。

显然小皮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耳机的设计之初,小皮的工程师可以说是为了减轻耳机的重量下了很大的功夫,所以当我第一次拿到这款产品的时候,我是真的很惊讶它轻薄的身躯。

根据我之前接触过的PC VR耳机,我什至怀疑这款耳机只是一个填充了泡沫的模型。

笔者也实际测量过。

将耳机(包括面部贴合海绵、头带和线缆)放在秤上,Pivot 4K 仅重约 10g。

如果把表带和线缆放在一边,实际感觉的重量会更轻。

对于小米4K VR耳机的外观,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

有些人喜欢 HTC 的圆润,而另一些人则喜欢 Oculus 的锋利边缘。

外观方面,小米4K更倾向于Oculus的锋利边缘。

灰黑色的设计给人一种充满科技感的神秘色彩。

从个人喜好的角度来看,我更喜欢这种设计,而不是像白色和黑色的奥利奥这样的风格。

隐藏在角落里的耳机插孔的机身表面的塑料外壳应该覆盖有某种涂层。

毕竟它的触感与纯塑料完全不同,触感更加柔软。

但利与弊总是相对的。

对于像我这样双手总是沾满汗水和油脂的人来说,难免会在上面留下密集的指纹,不过幸运的是,简单擦拭一下就可以去除。

用于观看 有限的障碍。

先锋4K机身左侧按键设有开关机键、音量调节按键和指示灯。

指示灯在不同的场景下会以不同的颜色进行区分,使用起来更加方便,这也是目前市面上主流VR耳机最常用的方案。

2 佩戴体验 减重效果真实 在介绍外观时,笔者还测量了小米4K耳机的重量。

实际佩戴时,我感受到的重量大部分来自耳机本身,而上面的头带和紧固件起到固定作用,佩戴时其重量并不明显。

因此,头上原本轻盈的Pivot 4K带与我之前体验过的其他产品形成了非常强烈的对比。

例如,负重跑步后,负重质量减半,你一定会感觉自己快要飞起来了。

是的,这就是Pivot 4K带来的最明显的感受。

VR耳机的实际佩戴体验是,在贴合脸部的地方会有一圈海绵垫来缓冲。

一方面,这种贴合方式会让佩戴者感觉更加舒适。

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海绵柔软多变的特性,让装置变得非常好。

地面与面部紧密贴合,避免使用过程中漏光造成体验损失。

拍拍4K也是如此。

海绵垫通过魔术贴与一层软塑料连接,进一步起到缓冲、分散力的作用,佩戴起来更加舒适。

海绵垫通过魔术贴与机身连接。

在一些细节方面,PiPai 4K还需要改进。

比如在头带的设计上,小米4K采用了非常传统的环绕+顶带的固定模式。

不过这个款式有一个缺陷,那就是环绕部分(可以理解为眼镜的镜腿)必须比头带宽,才能提高舒适度。

不会小于2厘米。

如果头带在经过耳朵时包裹住耳廓,时间长了对耳廓的压力就会非常明显。

尤其是小派4K耳机的固定取决于头部的周围部分。

如果长时间佩戴,难免会对耳廓造成明显的压力。

头带采用传统的环绕+顶带模式。

当然,Pivot 4K可以说是有缺陷的。

毕竟Pivot在重量方面优势明显。

轻巧的机身明显提高了佩戴舒适度。

同时,佩戴时也可以不用抬起头来减轻重量。

带子太紧,也减少了整个头部的压力。

所以总体来说,小派4K的佩戴舒适度在同类产品中是出类拔萃的。

3VR体验 4K画质优势显而易见。

作为全球首款4K级VR头戴设备,清晰度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水平。

之前体验过的很多VR产品还停留在2K甚至更低的水平,画面颗粒感严重。

这对虚拟现实所强调的沉浸感造成了很大的损害,而Pimax 4K的清晰度几乎无法清晰察觉像素的存在,画面清晰锐利。

不同分辨率之间的差异。

对了,小牌4K支持58-71mm瞳距调节和0°近视调节,而且还预留了眼室,这意味着小牌4K具备适应能力。

绝大多数消费者。

此前,VR头显对于佩戴眼镜的消费者来说非常不友好,因为很多产品一开始的设计中并没有包含眼部隔层。

不过,小派4K在这方面已经有所动作,预留了眼界,产品设计覆盖到了绝大多数消费者。

镜框和镜片之间有足够的空间来容纳眼镜。

实际体验中,清晰度的提升最为明显。

与其他VR耳机对比后,小米4K在清晰度上的优势确实非常明显。

无论是盒式VR头戴设备、一体机产品,还是PC端VR头戴设备,4K级别的清晰度都将是未来VR的起始级别,而小派4K已经占据了领先地位。

定义。

不同颜色的指示灯代表设备的不同状态。

我们来谈谈头晕。

事实上,目前的VR头戴式显示设备在一定程度上会让人感到头晕。

无非是时间和轻重的不同而已。

一款优秀的头显需要有小于19ms的延迟、90Hz以上的刷新率、4K以上的分辨率,这样大多数人才能体验到而不晕眩。

而小米4K方面,除了保持入门级的60Hz刷新率之外,小米4K的分辨率和延迟都达到了优秀的水平。

PiPlay的视觉体验令人满意。

实际体验过程中,PiPlay 4K的眩晕感是存在的,但并不强烈。

主要集中在大场景的景深上。

靠近用户的图像清晰锐利,几乎没有明显的颗粒感,但在远处,图像稍微模糊。

不过,这只是demo中的体验。

在实际游戏过程中,目前的VR应用并没有很多HTC的场景描述,所以这对实际体验影响不大。

在PiPlay的游戏和视频资源内容方面,目前小派piplay平台上有百余款游戏和视频资源。

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和内容会不断增加。

当然,如果你觉得piplay中的资源不能满足你强烈的好奇心,那就去Steam平台体验更丰富的资源,因为PiPlay 4K还支持Steam VR游戏。

总结:作为全球首款4K级VR头戴设备,小米4K不仅在分辨率上大幅领先竞争对手,在佩戴舒适度上也领先对手。

在此前小派举办的媒体沟通会上,小派有意通过改进设计、采用更先进的制造工艺,继续减轻耳机的重量。

最终的目标是实现像眼镜一样的轻配佩戴方式。

无论如何,PiPai给我们带来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我们相信,未来虚拟现实技术将像手机、电脑一样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也期待未来能够早日实现完美的VR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