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技术概念。
通过软件和硬件的结合,对传统设备进行改造,赋予其智能化功能。
智能硬件已从可穿戴设备扩展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医疗健康等领域。
生物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成电信号进行检测的元件,具有接收器和转换器的功能。
这些传感器实现的主要功能包括健康和医疗监测。
如何将生物传感技术与智能硬件完美结合,扩展智能硬件的功能,提升实际用户体验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刚刚结束的“OFweek中国智能硬件产业大会”巡展上,深念科技中国区商务总监冯华先生分享了《智能硬件上的生物传感技术》。
他表示,与前两年可穿戴市场的“繁荣”相比,今年可穿戴市场似乎进入了低谷。
事实上,事实并非如此。
可穿戴市场才发展到了更高的阶段。
未来,智能硬件产品的种类和功能将更加多元化,但目前来看,医疗健康仍是主要领域,产业链核心的生物传感器和芯片发挥着重要作用。
冯华,神念科技中国区商务总监。
近年来,各种新型生物传感技术不断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智能硬件的发展。
借助生物传感器,智能硬件可以实现健康预警、病情监测等。
医生可以利用它来改进诊断,家人也可以更好地与患者沟通。
长期的健康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分析,会给用户预防疾病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极大的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冯华先生在会上介绍,NeuroSky(深念科技)作为生物传感技术解决方案提供商,拥有脑电、心电、血压等多种生物传感技术,以及多种专利算法。
通过与顶尖研究机构的合作,通过深入合作,生物传感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可穿戴设备、医疗健康、教育、游戏和汽车等行业。
例如,与台湾远东新世纪合作的DynaFeed智能服装,在全球最大、最著名的运动户外用品展览会上荣获ISPO AWARD/2017金奖;添加情感功能的虚拟现实设备的脑电传感器可以读取和分析人的情绪。
脑电波使头戴式设备能够分析人们的情绪,例如兴趣、喜好、压力等;多人同时进行注意力训练的脑电波教室可以实现多人脑电波数据的同时采集,并允许多人同时参与团队评估和评价。
培训已广泛应用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对此,他强调,生物传感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创新应用某种程度上是市场的“刚需”。
此外,深念科技还提供完整的生物电解决方案,包括应用软件、硬件产品OEM封装、算法、芯片等。
核心技术ASIC拥有全球最小的BMD心电芯片,可检测并提取手指上的心电信号; TGAM脑电芯片功耗低,适用于可穿戴等便携式设备。
在算法方面,深念科技的心电技术除了提供心率信息外,还可以为用户提供更多健康相关指标,并相应提供专业、精准的建议。
例如心率恢复指数、心脏疲劳度、心脏年龄、有氧运动心率指导、呼吸频率等。
冯华坚信,智能硬件上的生物传感技术将不断创新发展,不断开拓新的应用领域,而下一代产品必将给消费者带来更加惊艳的用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