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三星首次向中国媒体开放韩国本地的众多设备和场地。
在参观三星韩国总部时,三星工作人员安排了包括设计、镜头开发、天线设计等多个话题,试图更全面地展示三星的技术实力和概念思维。
或许因为是中国媒体,中国的话题就不断被提及,甚至被比较。
“中国市场最为复杂,中国本土品牌实力增长非常迅速。
”一位负责亚洲公关的三星员工告诉搜狐科技。
他们承认三星在中国面临挑战,但三星正在努力与中国用户进行更密切的沟通,从中国的角度学习。
于是就有了这次访问。
将移动通信、家电、物联网融为一体,这就是三星正在做的事情。
宣传册上有三星创新博物馆的口号。
三星以“韩国代表性企业”为企业定位。
这家庞然大物已拥有85家子公司和其他多家法人实体,在近7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近70个法人实体和办事处,员工总数超过20万名,业务涉及电子、金融、机械、化学等众多领域。
在韩国,没有三星几乎是不可能的。
三星的电子产品在韩国自然很常见。
与中国极其丰富的手机品牌不同,韩国的手机市场基本被三星、LG、苹果瓜分。
几天下来,当地人使用的手机大部分都是三星的,就连手机壳也都是三星的热门型号,而不是苹果型号。
出乎意料的是,参观完三星创新博物馆后,三星水原总部的交流就从可穿戴设备开始。
这并不是目前的热门领域,但从VR、智能手表和手环到智能耳机,三星拥有完整的可穿戴设备体系。
此次重点展示的产品包括无线耳机Gear Icon X,该产品于今年6月发布,并将于12月左右在中国上市。
毫无疑问,这款产品将对标苹果AirPods。
该产品的特别之处在于它已经支持 Bixby。
据三星官方介绍,Bixby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这使其成为与苹果Siri和Google Assistant竞争的人工智能产品。
目前,三星S8和Note 8已深度集成Bixby,中文版本将于11月底正式发布。
值得注意的是,在参观三星创新博物馆时,三星展示了一款内置Bixby的冰箱。
这款冰箱拥有巨大的屏幕,可以与手机、电视等其他三星屏幕连接。
这意味着Bixby作为人工智能系统,正在贯穿三星所有产品线。
“在德国IFA展会上,三星有了新的愿景——连接移动通信、家电和物联网,并将三项技术融为一体。
”三星电子负责可穿戴产品的韩翔宇是这样描述的。
这意味着除了以手机为中心之外,可穿戴设备的个人信息中心以及与家电连接的家庭中心都将被连接起来,数据将进一步在不同系统之间流动。
也许有一天,你的智能手环检测到你感冒后,你的冰箱会智能为你推荐适合的菜谱,你的手机也会在晚上自动进入防打扰模式,让你安心入睡。
目前来看,三星最有机会实现这一场景。
产品设计:了解用户既是起点,也是难点。
“双摄像头会成为常态吗?你会加入相机大战吗?”三星电子移动事业部相机研究副总裁Lee Yong-gu回应道:“三星的重点主要是实用性和功能性。
改进,而不是专注于镜头数量,也是一个关键因素。
”一直是摄影领域的领导者,在Note 8上采用双摄像头解决方案却进展缓慢。
苹果晚了近一年。
不过Note 8采用了支持全双核对焦的百万像素传感器,以及广角+长焦镜头方案,而且两颗镜头均支持OIS??光学防抖技术,这让Note 8再次在弯道超车,立于不败之地。
在照片效果方面名列前茅。
数组。
同样多次提及用户需求的还有Note 8设计师金国焕。
如何考虑设计方案,如何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如何防止设计者过于主观,答案最终归结为“用户需求”。
金国焕表示,智能手机是一种精密、高度复杂的产品,需要对用户有足够的了解,避免设计失误。
同时他也表示,这是他最烦恼的事情。
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并采取可行的解决方案成为工作的出发点和难点。
例如三星Note 8就采用了18.5:9的修长机身比例。
金国焕指出:“之所以比之前的 Note 更窄,是因为经过我们的调查,我们发现它更适合用户单手操作,会感觉最舒服,也是最好的屏占比。
” “同样,翻盖手机在中国仍在推出,这也是基于市场需求的计划。
在谈到未来的设计方向时,金国焕回避了自己是否正在研发可折叠屏幕的问题。
据传,三星正在秘密开发一款代号为Galaxy X的可折叠屏智能手机,预计最早将于明年投入量产。
不过,金国焕表示,这种设计仍然需要以用户为中心。
这就是是否是用户需要的,不能由设计师主导。
三星及其本土化之路 放眼全球,三星毫无疑问占据着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但在中国,三星的情况却有所不同。
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三星面临着全球最艰难的挑战。
三星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正在缩小。
10月份最新销售数据显示,三星Note 8和S8在高端市场的销量与iPhone 8/8大致持平。
另外还有差距。
同样关键的是中低端手机市场。
三星面临着高性价比中国手机厂商的围攻。
华为、OPPO、vivo、小米等厂商近两年都取得了惊人的增长。
“中国手机市场太大了,即使这些品牌只在中国市场卖得好,但仍然可以有巨大的销量。
”一位在中国工作的三星员工说道。
事实上,中国市场已经占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
这种独特的手机生态圈养活了很多被挑剔的用户折磨到偏执的手机厂商。
他们甚至积极进攻印度、东南亚等市场。
在一次午餐交流中,一位三星高管对媒体表示:“有竞争对手是一件好事,华为对三星的影响也会刺激三星做出更好的产品。
” “三星在中国的事情都是由当地的三星团队来管理的,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需要经过韩国总部的批准。
”在与三星员工的交流中,他们向搜狐科技提到了这个细节。
长期以来,外界都认为三星的管理是“总部集中制”:由于中国市场的规模和重要性,它需要给予。
显然通过这次交流,三星中国正在努力不断本土化,把“三星中国变成‘中国公司’”,这意味着它需要把握消费者的喜好。
在硬件方面,三星推出了针对中国消费者定制的C系列产品,甚至还推出了“微信红包助手”等更加接地气的功能。
“中国市场非常复杂,有些软件和功能很特别,值得学习。
”上述负责亚洲公关事务的三星员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