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冰点即将来临,可穿戴设备市场能否生存?

时间:2024-05-22 13:11:06 科技赋能

智能穿戴设备一度被视为继智能手机之后的又一新兴领域。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智能穿戴行业似乎并没有达到理想的预期。

今年以来,可穿戴设备迅速触底,冰点逐渐形成。

近年来,外界将智能手表视为科技行业的下一个新浪潮。

据称,智能手表将成为下一个主流计算平台以及新一代应用软件和社交网络的载体。

智能手表或许可以让人们摆脱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将小众极客市场转变为大众主流市场。

然而,一切的期望并没有实现,人们看到的却与现实截然相反。

包括智能手表在内的可穿戴设备市场显得非常脆弱。

许多公司已经成为受害者,其灭亡速度甚至比被苹果智能手机等高端智能手机踢出历史还要快。

调查数据显示,智能手表的废弃率为29%,健身手环的废弃率达到30%。

主要原因包括用户认为其功能不实用、厌倦使用或可穿戴设备本身出现故障。

由此可见,可穿戴设备的废弃率相对于使用率来说相当高。

近日,可穿戴设备行业传来坏消息。

曾经是智能手表先驱的美国公司Pebble也已经走到了尽头。

其软件业务低价出售给Fitbit。

12月8日,Fitbit确认收购智能手环品牌Pebble。

此次收购耗资1万,涉及Pebble智能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独立App、固件开发等多项知识产权。

事实上,Pebble的倒下并不是智能穿戴设备领域的第一次重大打击。

早在去年底,同为可穿戴设备巨头的Jawbone就宣布将裁员15%,并关闭位于美国纽约的办公室。

最终,被尊为“可穿戴设备鼻祖”的Jawbone也不得不放弃曾经成名的智能手环业务。

不难看出市场变化莫测。

从Jawbone智能手环的没落到Pebble的突然消亡,全球智能手表市场早已陷入乌云之中。

对于全球市场的现状,有外媒指出“可穿戴设备市场已死”。

不得不承认,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但并不意味着可穿戴市场将会被摧毁。

目前仍有一些企业在该领域不断拓展版图。

为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开发操作系统的谷歌就是其中之一。

最近,谷歌收购了一家新的初创公司,并准备继续改进其操作系统Android Wear。

此外,谷歌还在今年的I/O大会上首次推出了其Daydream平台,这是一个将Android设备与新一代虚拟现实耳机集成的平台。

那么,谷歌的举动能否挽救一丝希望呢?当前的智能手表市场,Apple Watch一马当先,而包括摩托罗拉在内的Android手表厂商则接连遭遇坏消息。

有媒体指出,谷歌在可穿戴市场的梦想也将破灭。

与其他消费技术一样,可穿戴设备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普及,但一旦用户了解其价值,它们就会迅速起飞。

然而,可穿戴设备仍处于起步阶段,距离全民普及还很远。

市场开拓者的失败是不可避免的。

但失败并不意味着整个行业的失败。

IDC最新报告显示,今年第三季度智能手表出货量下降51.6%,但整体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比增长3.1%。

其中,Fitbit的出货量同比增长11%。

本季度可穿戴设备出货量为1万台,占据23%的市场份额。

从这个角度来看,可穿戴设备将在产品形态上不断创新,在不久的将来仍有望走出低谷,成长为主流消费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