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是一千个读者中有一万个想法。
1:用户不一定知道自己的使用需求《乔布斯传》提到有人说:“给消费者想要的东西”。
- 但这不是我的方式。
我们的责任是提前弄清楚他们未来想要什么。
我记得亨利·福特曾经说过,“如果我最初问消费者他们想要什么,他们会告诉我,‘一匹更快的马!’”人们不知道他们想要什么,直到你告诉他们它就在他们面前。
正因为如此,我从不依赖市场研究。
很多人会因为这句话而误以为乔布斯是在闭门造车,完全依靠自己的天赋和对产品的把握。
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
他非常注重倾听消费者的心声,能够敏锐捕捉用户的痛点,与消费者有很多沟通。
最终选择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生产产品,实际上是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反馈并结合自己的专业积累而做出的综合考虑。
用户通常只能提取粗略的轮廓。
至于马车的细节除了速度更快之外,还需要产品开发商自己打造。
正如我们在《阿凡达》中看到的那样,电影只展现了观众需要看到的剧情场景,但事实上,卡梅隆已经构建了有关《阿凡达》王国的所有细节。
2:从功能角度来说,手环应该或者可以具备哪些基本功能:运动检测、睡眠监测、振动提醒、心率监测。
具体功能:(1)消息推送、来电提醒、来电拒接、天气预报推送、血氧饱和度监测。
(2)GPS定位、语音通话、语音助手、NFC及移动支付、装饰、体感交互。
手环性能(1)电池寿命:电池寿命3-30天,根据品牌和功能不同,时间有所不同。
(2)防水:IP65-IP68防水,不同品牌和功能有所不同。
(3)数据传输:同步数据速度,现在基本采用蓝牙4.0协议。
手环到手机APP的数据传输速度取决于数据大小以及手环的软硬件。
速度可快可慢。
如果能在室内使用WiFi传输数据,在室外自动切换为蓝牙传输,想必很受国人欢迎。
对于用户来说,肯定可以将以上所有功能都加上,并且优化性能,想想就很不错。
然而,功能越多,它们就变得越繁琐。
数据同步速度会降低,电池寿命也会降低,价格会大幅上涨,手环的表盘也会变大,手环的尺寸和重量也会增加。
正如我们目前无法将手机和电脑的功能完全融合一样,我们也无法将你想要的所有功能完全添加到手环上。
即使苹果手机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但还是有一些人觉得功能不够强大,无法使用。
3:目前市场上流行的手环品牌。
我们回到这个问题:一款智能手环有什么功能,会吸引大量中国/全球用户购买?我们来谈谈实际的市场行为:市场研究公司IDC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小米首次超越Fitbit,成为全球最大的可穿戴设备制造商。
从2018年7月发布的小米第一款手环、售价79元的小米1,到2018年6月发布的售价79元的第二款手环小米2,和小米旗下其他品牌一样,都遵循同样的趋势。
极具性价比的产品线。
用过小米一代、二代的人都会知道,小米手环的功能不是很丰富,但是性价比高,可以疯狂碾压其他品牌的产品,从而最大化市场份额。
所以,在上面的问题中,说了这么多功能之后,小米手环的功能其实并不多,但是并不妨碍别人吸引全球用户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