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三星S9+上手体验!画面不变,拍照有惊喜

时间:2024-05-22 12:23:19 科技赋能

Zhidongxi(公众号:zhidongxi)|使用 Origin 一年两次的 Android 智能手机感觉如何? 3月中旬推出的S9+可能会带来熟悉的感觉。

光看S9+的外观,我们并没有任何感觉这是三星的新一代旗舰——毕竟正面几乎和S8+一模一样。

不过,在两周的使用体验中,智喜喜也发现,三星S9+虽然并不以更新外观为目的,但在关键拍照功能方面却试图树立自己的标杆。

1. 屏幕保持不变。

三星S9+熟悉的正面依然是熟悉的6.2英寸全视曲面屏。

我们来找茬,谁是S8,谁是S9?在屏幕决定手机正面设计的时代,屏幕没有大的改变意味着正面外观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一些用户认为这种设计很经典,而另一些用户则认为三星很老套。

但三星不换屏幕的考虑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全视曲面屏在“非变态全面屏”范畴中已经交出了相当亮眼的成绩。

一个值得称赞的细节是,在尺寸方面,三星将S9+正面的额头和下巴收窄,因此整机长度比S8+短了1.4毫米。

背面,S9+的设计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首先,在S系列上首次配备双摄像头,增强拍照功能,抚平S8+的摄像头凸起(不过,S9+比S8+略厚0.3毫米);二是将指纹识别模块从摄像头侧面移至摄像头底部,优化指纹解锁体验。

配置方面,三星S9+自然升级为高通骁龙(海外版本采用三星自家的Exyno),这是旗舰标配。

电池容量仍为 mAh。

令人困惑的是,三星S9+的最高存储配置从去年S8+皇帝版的8GB规格下降到了6GB。

是因为内存价格的暴涨让三星感到苦恼吗?但对于日常使用来说,6GB内存其实是绰绰有余的。

在一些细节功能上,S9+也在S8+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

例如,虹膜解锁和面部识别解锁直接集成在一起,称为“智能扫描解锁”。

双模式同时工作,提高解锁成功率。

不过需要提到的是,这种方法对于手持手机还是有一定的要求的。

手机需要保持在眼睛正前方约30厘米处,并与脸部平行。

又比如,S9+采用了双扬声器设计,增强了音频输出能力(上方扬声器集成在听筒中)。

不过,从外观上来看,今年的三星S9+更像是一款“S8+s”——在S8+的基础上进行改款。

对于追求外观新意的消费者来说,S9+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针对这样的问题,三星在另外两个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手机上越来越重要的拍照,以及手机上越来越普及的AI。

2.摄影:夜间拍摄能力升级。

画面抢眼的拍摄功能是三星S9两款手机的王牌。

为了准备这张王牌,S9在相机硬件上采用了“2”设计,即双摄像头、双光圈。

S9+采用双像素广角镜头和0兆长焦摄像头解决方案。

主摄像头拥有f/1.5和f/2.4两个自动调节物理光圈。

其中,f/1.5是目前手机可用的最大光圈。

对于感光元件,三星使用了自己的CMOS,该CMOS还配备了独立缓存,这使得手机摄像头的高速拍摄成为可能——类似的CMOS此前是索尼独有的。

在强大硬件的基础上,除了进一步升级常规场景的拍摄之外,三星S9+还额外增加了两项拍照功能——一是强大的夜拍功能,二是每秒帧数的超高速拍摄。

我们先来说说夜拍功能。

三星S系列“夜视器祖传”的美誉在S9+上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在只有昏暗光线的黑暗房间里,我们进行了比较。

同样是在自动模式下,前者是三星S9+拍摄的图像,后者是国产旗舰手机的成像效果。

无论是在图像亮度还是噪点控制方面,S9+的成像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更令人惊讶的是S9+在极弱光条件下的表现。

半夜12点,电脑屏幕只有最低亮度亮起,人眼已经看不到果汁包装上的任何细节。

不过,S9+强行提升ISO后,它可以看到人眼看不到的细节——比如包装。

上部橙色的轮廓。

虽然该条件下图像基本充满噪点,但手持拍摄时却可以超越人眼。

S9+可以说是一款真正的夜视仪。

左图是三星S9+拍摄的,右图是当时人眼看到的效果。

当然,三星的夜拍能力是基于上一代的。

但超高速帧拍摄的功能却是S9+的全新玩法。

如果您想冻结时间,三星称此功能为“自由时间摄影”。

它可以连续工作长达0.2秒,记录帧,并将其转换为约5秒的超级慢动作镜头。

当世界放慢到千分之一秒的时间尺度时,一个很直观的感觉就是,无论拍什么,都感觉像是在拍大片。

对于编辑慢动作视频,三星内置了回放和重影模式两种模式,让高速摄影更加多样化。

3、AI:bixby已经开始发力,但仍需成长。

除了超高水准的拍照之外,AI也是三星为S9系列准备的一个卖点(也是智能设备非常关注的点)。

从我们的经验来看,S9+上的人工智能应用逻辑以AI助手Bixby为中心,主打语音智能和视觉智能。

今年国行S9+的一个不同之处是标配了中文版语音助手Bixby。

虽然支持英语和韩语的Bixby早已在S8上可用,但中文语音Bixby直到去年年底才可用。

要使用Bixby,您可以按机身左侧的按钮将其呼出,也可以说出唤醒词将其唤醒。

三星围绕 Bixby 提供了 11 个主要类别的应用程序。

事实上,核心能力是理解人类语音并调用各种AP??P,而不是手指触摸。

例如,如果您告诉 Bixby“向某某发送微信消息”,将直接调出特定对象的微信对话框。

从实际使用来看,Bixby已经具备了简单的多轮对话能力,语音识别率中规中矩。

Bixby 在充分理解人类意图和长而难的人类句子方面仍然需要取得进展。

为了让Bixby更好地发挥作用,三星对Bixby与人交互的逻辑添加了更多限制——例如,要求Bixby向人发送微信消息时,Bixby会有一个确认步骤,这有点繁琐。

在用户指南中,三星写了“在微信中给李明发送微信消息”这样的例句,似乎对Bixby的智商有些不太自信。

除了语音智能之外,Bixby 在视觉智能上也有迭代。

去年S8的Bixby愿景的核心亮点是通过查看图片来识别物体,然后调用各种相关服务。

今年S9+的一大亮点就是实时翻译。

用S9+拍照,它可以直接在图片中将英文转换为中文。

如果运作顺利,未来词典APP的饭碗可能会输给BIxby Vision。

至于缺点,Bixby视觉翻译无法识别图像中较小的字符,机器翻译还是有点强。

结论:经过一段时间的三星旗舰中期刷新体验。

我们对三星S9+的直观感受就是好用、时尚,拍照特别有魅力。

夜间拍摄能力和帧时间拍摄是包括旗舰在内的大多数手机无法提供的独特体验。

在人工智能方面,可能是未来智能手机的杀手锏,三星S9+也在紧随其后。

不过,就最直观的外观而言,S9选择了大体延续上一代的设计,并没有像S7到S8的进化那样进行飞跃。

从这一点来看,S9+更像是三星旗舰手机的中期改款。

看来三星的旗舰智能手机也在遵循一个节奏:每年在功能上进行重大升级,每年在外观上进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