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族副总裁李楠曾以《为何 Apple Watch 是鸡肋》为题写下了他对Apple Watch的个人感受。
虽然标题充满恶意,但即使是最忠实的苹果粉丝读完后也很难产生轻蔑的情绪。
因为当你读完全文后,你会发现他的大部分话其实都是在夸奖这个产品。
为什么会这样呢?李楠反问:我对这个产品的设计、质量、功能都没有抱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称号呢?因为现在我的苹果母狗只能显示一个红色的闪电,再加上一行绿色的时间。
。
。
是的,电池没电了。
最后他总结道:“短暂的新鲜感过后,我又切换回Bong。
没有任何通知,但力量却永远持续。
”看到这里,我真想告诉他,中国其实有一款更“持久”的智能手表。
——Weloop(小黑)。
小黑看起来很像Pebble,Weloop首席执行官牛浩天对此并不害羞。
因为在吸取教训的同时,他表示:“小黑能达到的续航能力,是Pebble不可能做到的。
”当然,他还补充道:“现在小黑2的续航时间达到了30天,这在业内也是非常优秀的。
很少有公司能做到这一点。
”毫无疑问,续航是小黑研究过程中的重中之重。
从观念上看,这其实是一个选择的问题,那么牛浩天是如何看待这个选择的,他为这个选择付出了什么?以下是他与雷锋网记者的对话(节选)。
):雷锋网:有人觉得7天的续航就够了,为什么一定要30天? 牛浩天:这样可以保证一件事,就是你用智能手表的时候感觉就像用传统的一样。
手表,因为传统的手表基本上不需要充电,当电池使用一周时,你会感觉到电量每天都在减少,但如果持续一个月,你几乎感觉不到,而且我们充电得很厉害。
很快,基本上一个小时就够了 雷锋网:具体是怎么做的?牛浩天:其实,提高电池寿命有两个方面:系统能节省足够的电量,电池要尽可能大。
但电池容量受到尺寸的限制,因此小黑的结构设计必须合理,为电池留出尽可能多的空间。
电路板必须非常小,并且必须考虑每个元件的尺寸。
另外,模具工艺必须精确,这样表壳即使很薄也能保持防水。
无论是Pebble还是卡西欧手表,为了防水,表壳都比较厚。
至于系统的省电,我们使用的部件基本上是同类部件中最省电的。
当然,省电会限制性能。
这个时候就考验软件的能力了。
可以理解为,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软件必须把所有的图形、字体、算法都放进去。
这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比如Pebble使用的蓝牙并不像我们这样完全是BLE(低功耗),而是传统蓝牙和BLE蓝牙的结合。
这样的话,播放音乐就比我们容易多了,因为传统蓝牙有一套现成的音乐控制协议。
它可以直接使用这套协议来做,而我们必须完全通过BLE来做,所以对于Android上的每个APP来说,我们都要单独调整。
这个工作量是相当大的,对软件的要求也非常高。
雷锋网:但是您也提到这会限制性能。
牛浩天:是的,当面临选择时,我们会选择性能相对较低、开发难度较高、功耗较低的方案。
但我们可以实现Pebble的所有功能。
只会有一些损失。
例如,很难提供第三方SDK。
即使能做,我们暂时不做SDK。
雷锋网:为什么不呢?牛浩天:一方面是它能运行的程序有限,另一方面其实和中国的大开发环境有关。
美国的程序员特别多,水平也比较高。
更重要的是,他们有时间致力于此类公共项目的开发。
所以美国的极客精神在这些程序员身上更多的存在。
在我们中国极客群体中,程序员只占很小的一部分。
而真正有能力的程序员其实并不是极客,因为他每天工作量很大,没有时间做一些爱好。
因此,中国的开源社区很难有美国开源社区的氛围。
中国的开源更多的是拿来一些国外的程序,加上自己的注释,供别人使用。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开放第三方SDK并不会为我们带来大量的极客用户。
另一方面,真正使用和体验产品的普通用户并不会从中受益,所以这件事不成立,没有任何意义。
雷锋网:如果SDK不开放,应用的丰富性是否会受到影响?牛浩天:你看,Pebble开放了它的SDK之后,其实并没有带来多少。
之前和Pebble用户交流过,他们说没有实际应用。
以表盘为例。
Pebble开放了它的SDK,让每个人都可以制作表盘,但我们认为在中国的开发环境下,最好让设计师输出高水平的表盘。
因为用户真正的需求并不是制作属于自己的表盘,而是对其进行个性化定制。
雷锋网:第一次产品迭代的体验是怎样的?牛浩天:可能我个人比较关注用户的不满,所以整个产品开发过程还是比较痛苦的。
虽然小黑的满意度在不断提升,但在产品迭代过程中,我们始终要思考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比如在这款小黑2中,我们除了优化续航之外,还采用了全贴合屏幕。
为了让屏幕更省电,我们采用了更好的背光源,使其更薄、更均匀、更省电。
这个背光并不是说我们就可以用它,而是我们要自己在芯片上设计:用什么样的LED灯,用多少个灯,用什么样的亮度,要贴多少层膜。
使用;全贴合后,玻璃的硬度也从6h提高到7h,从玻璃角度来看仅次于蓝宝石。
雷锋网:根据我了解到的信息,零部件的优化应该由供应商来完成,对吧?牛浩田:真正做硬件的公司应该有这方面的经验。
供应商仅限于自己的领域。
我们需要从产品的角度去思考一些问题,带领供应商共同突破,才能做出差异化的产品。
。
后记 在谈到硬件企业的价值观时,牛浩天非常坦诚地说:“有些互联网公司说做硬件不是为了赚钱,这个思路就结束了。
我们的想法是Weloop是一个硬件公司,我们还是要靠硬件生存。
”这样的声音并不震耳欲聋,但却莫名的让人想起一个叫做《皇帝的新装》的故事。
最后,牛浩天还以苹果为例,详细介绍了iPhone在触摸技术、视网膜屏幕、指纹识别、聚碳酸酯、金属技术、协处理器等方面的创新,所以他的观点是:“既然别人都有如果那么它(苹果)就应该赚到这个行业的大部分利润。
”对于小黑不高的售价,他严肃地说:“和小黑相比,我们确实应该赚更多的钱。
黑龙江和Pebble会发现他们的功能和成本都差不多,但是我们的便宜很多。
”在他看来,这是两家公司的生存环境完全不同造成的,但他并没有为此责怪自己,而是将其放在一边。
展望未来,“国内市场会越来越好,我们也会努力拓展更多的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