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智能手表! IT技术的下一次革命在手腕

时间:2024-05-22 10:28:01 科技赋能

“台式机、笔记本、智能手机、智能手表……芯片离人们越来越近,迟早会被植入人体,把我们变成人类。

” “它变成了半个机器人。

”通信观察家项立刚表示,智能手表已经让芯片贴近了身体,但如果你只是把它当作微型计算机,显然缺乏想象力。

下一个颠覆性产品,下一场革命IT产品中的“腕上”,不是智能手机,而是智能手表。

2月11日,《纽约时报》报道称,苹果正在开发一款基于iOS的神秘智能手表:iWatch,它已经组建了一个工程师团队。

包括产品设计师、营销人员、硬件和软件工程师等。

一周后,据美国科技博客 BusinessInsider 报道,几款三星智能手表的模拟也在韩国论坛上泄露,该手表搭载了三星自家操作系统 AltiusOS,并搭载了三星智能手表。

或许不到一年,市场上就会出现类似这样的产品:它看起来像一块手表,集成了PC和手机的大部分功能,主要由Siri语音和动作感应控制。

你打响指两次,它就会自动打开。

点击两下就关闭了。

如果你有两个装不下口袋的“屏幕”——一部巨屏手机和一台平板电脑,你需要一个背包每天随身携带,出门的时候还得打开包看看短信、电话、邮件响起,这种重复的动作很累人。

你越是科技爱好者,你就越会感受到智能手表的便捷。

它是数码产品(手机、平板电脑)的“公告板”。

当电子邮件或短信到来时,信息会首先反馈到桌面上。

通过它,用户可以完成简单的电子邮件和短信的发送和接收,以及使用蓝牙耳机接听电话。

凭借计算能力,以按键控制为主,目前智能手表的原型已经很多,热门功能作为手机周边产品而存在。

例如,加拿大制造商Alerta去年推出了Pebble,该手表今年1月参加了美国CES消费电子展。

这款手表可以接收短信、电子邮件和其他通知,并通过蓝牙将 Pebble 连接到智能手机。

目前,瑞典设计师Anders Kjellberg以及日本电器制造商索尼和夏普也有类似产品。

这些产品主要通过按钮控制。

转盘右侧一般有向上、选择、向下三个按钮,而左侧则配有后退按钮。

通过按键操作,用户可以使用时间、音乐、地图、视频通话,并支持蓝牙和Wi-Fi数据传输。

它们看起来就像普通的手表:由屏幕和表链组成。

屏幕尺寸可能在1.5英寸以内,重量小于50g,具有一定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具有短信、通话等通讯功能,支持iOS、Android等第三方应用,可以与手机同步数据传输手机、平板电脑、PC等。

“但苹果产品的颠覆性绝对不止于此。

”李毅认为,苹果之所以没有发布智能手表,是因为它正在打造一款颠覆性产品。

现在蜂拥进入智能手表领域的企业未来将会死得很惨。

体感语音控制监测人体健康。

6年前重新发明了手机的苹果公司,近年来却遭遇了缺乏创新的困扰。

有理由相信,它已经耗尽了大部分创新精力来试图重新定义手表。

谁将制定真正的智能手表标准?苹果共同开发的专利技术给外界留下了线索。

据《纽约时报》报道,苹果此次组建了工程师团队,专注于开发更低成本的传感器和语音识别软件。

这意味着iWatch可能会采用体感和Siri语音控制,可以感知人体心率、呼吸频率等,并具备人体健康管理功能。

今年年初,有媒体报道称,苹果有兴趣与制造商康宁就可弯曲玻璃技术进行合作。

如果应用于iWatch,屏幕可能由柔性材料制成。

2月份,《华尔街日报》报道称,苹果正在与富士康讨论开发智能手表技术,重点是降低芯片功耗并使芯片变得更薄。

可见iWatch在重量、尺寸、薄度以及续航方面都会更胜一筹。

国外某科技论坛作者 Dan Nosowitz 撰文称,iWatch 最好是一个“快速通知屏幕”,其功能应该精简。

“只要能显示时间,有两个上下滑动按钮查看通知,就应该避免文字操作。

”半导体行业市场分析师李文娟预测,类似Siri的语音将成为智能手表的最大卖点。

“智能手表讲究的是便携性和便携性。

语音省略了触摸过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便携性。

”全民健康管理平台 早在2009年,苹果的iPod nano 6(MP3播放器)就与运动品牌Nike合作,用户可以将传感器放入他们的Nike鞋中,传感器可以无线连接到他们的iPod nano 6。

,后者可以记录用户的运动时间、距离、卡路里消耗和总运动次数。

还有一些与手机APP结合的可穿戴产品。

用户可以记录户外跑步轨迹并估算佩戴时消耗的能量。

“智能手表出现后,类似产品就会消失。

”李毅说道。

“把智能手表简单地理解为手机和电脑变得越来越小,显然是缺乏想象力的。

“项立刚认为,现在将手机功能融入到智能手表中只是第一步。

”智能健康管理是其最具革命性的方面。

项立刚认为,智能手表通过自身的计算、存储、通信、传感能力收集人体健康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

平台背后有大量的数据专家来分析数据并做出决策。

最后,由专业医务人员为用户做出决定。

“智能手表贴在皮肤上,内置温度、湿度、红外传感器,可检测人体血糖、血压等各种参数。

如果您累了,系统会提醒您休息。

,如果有疾病迹象,就会发出警告。

”项立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