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评测】传统的外观,科技的内心! HUAWEI WATCH体验

时间:2024-05-22 10:10:59 科技赋能

作为热爱数码的双子座,笔者对于数码产品的理解一直有些矛盾。

到目前为止,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虽然种类繁多,但市场上的产品大部分还是腕带和手表。

对于一个有长期佩戴手表习惯的笔者来说,传统的机械指针表盘这种手表的形式已经在笔者的脑海中根深蒂固,但闲暇时玩数码的爱好也让我感到好奇关于此类智能手表产品。

当然,这期间也诞生了很多优秀的智能手表产品。

首先,Apple Watch应该受到很多苹果粉丝的好评。

它拥有最强大的生态系统、最广泛的功能和覆盖范围。

不幸的是,它的形式有限。

它不再是我的最爱,但后来的圆形表盘甚至物理指针表盘的产品,比如Withings Activité、inWatch Fusion、TicWatch、moto等,或多或少都能吸引我的眼球,但各有各的优势和优势功能上的缺点。

我最近体验的HUAWEI WATCH似乎很符合笔者对智能手表的定位。

HUAWEI WATCH采用直径42毫米的圆形表盘。

手上的表盘颜色是银色,右侧有一个皇冠式的按钮。

圆形表盘上的屏幕是完全圆形的,所以不用担心像Moto上那样底部被切掉一小块。

表盘底部有用于心率计算的 LED 灯,以及四个用于充电的小金属触点。

对于手表的款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

面对银色的表盘和L型冷锻不锈钢材质的银色表带,笔者爱不释手。

和朋友交流后,发现他很喜欢金质表盘和棕色鳄鱼皮表带的搭配。

从侧面看,11.3mm的厚度确实与普通手表不同,但这个厚度在42mm的表盘上并不是很突出,而智能手表厚度的问题在HUAWEI WATCH上并不存在,再加上它营造了一种大气和商务——外观大气,而且配备了智能芯片和测量心率的传感器,这一点也还算可以。

表盘正面覆盖了一块蓝宝石玻璃,与表盘周围的钛钢材质配合,增强了腕表整体的抗摔和耐磨性能。

再加上IP67的防水防尘等级,可以说适用范围几乎可以覆盖所有手表。

在日常使用场景中,这款经典精致的腕表不会让你处处小心翼翼,生怕摔坏。

这款手表的圆形屏幕是1.4英寸的AMOLED屏幕。

另外,屏幕本身的元素比较平整,色彩丰富,所以没有明显的锯齿感。

这种AMOLED最明显的优势,除了能够比IPS实现更极致的厚度和重量控制之外,就是像素可以主动独立发光,即界面的纯黑部分不需要发光。

被驱动发光。

让HUAWEI WATCH最大程度地节省电量。

此外,更可贵的是,屏幕的显示范围没有黑边,这让这款手表在模拟传统表盘时表现最佳。

HUAWEI WATCH搭载的系统是中国版Android Wear。

之所以采用Android Wear,是因为华为手机本身也是基于Android开发的,而且Android Wear也是一个比较完善的智能手表系统,而且中国版的Android Wear不仅用在手表上,而且除了手机APP界面改为中文,更加友好,部分应用也切换为更接地气的国产产品,更有利于新手上手。

当然,这也意味着一些相应的APP已经取代了原来的APP。

的谷歌服务。

当然,刚开始使用还是有点困惑。

作为搭载Android Wear的智能手表,如果想要与手机连接交换数据,首先必须通过“Android Wear中国版”APP建立连接。

麻烦的是,这个应用程序无法从某些手机应用商店下载。

我通过搜索引擎找到并下载的第一个应用程序实际上是原始的Android Wear,这导致无法连接。

 当然,如果你下载正确的APP,连接和配对的速度是非常快的,整个过程顺利完成。

在这个APP中,您可以下载更多的表盘样式,并且可以对手表进行一些设置。

不过,如果你想在HUAWEI WATCH中同步一些运动数据,则需要使用另一个APP——“华为穿戴”。

这个APP类似于很多运动手环、手表的手机应用。

连接后,可以通过下拉界面直接同步用户日常活动的数据,并根据每天的运动量形成曲线。

作为一款智能手表,我们非常关心电池的续航时间。

Apple Watch 宣传的 18 小时电池续航时间还不够。

要知道,一款带有日常运动计算和睡眠监测的智能手表至少不能覆盖一天。

没有办法在一个完整的自然日里贴在用户的身体上,这意味着无法完全检测到用户在24小时内的完整活动。

因此,所记录的数据,无论瞬时测量多么准确,我们是否也要对数据的参考性画上问号呢?经过几天的佩戴,笔者对HUAWEI WATCH智能手表的续航能力有了一点了解。

先说一下我日常使用的强度。

为了能够清楚地了解手表的续航情况,我在开机时基本上都是将手表靠近身体。

而且由于这款手表还可以跟踪检测用户的睡眠质量,所以晚上佩戴也不成问题。

我的主手机是iPhone 6。

手表目前只能通过APP连接安卓手机(如果有兴趣可以考虑安装“WearADay”APP来实现连接,但我没有这样做)。

除了每天的日常显示外,偶尔也可以用手表查询导航、语音查询天气等,推送内容主要是来电、短信和微博,没有微信。

并且出于个人兴趣,我将表盘打开常亮,希望能够营造出像传统手表一样的体验。

总体而言,它是中等至轻度的使用强度。

一个完整的电池生命周期将以笔者正常工作日为例。

我从晚上10点左右电池充满电算起,晚上戴着睡觉,第二天早上7点起床时,电量还有78%,这意味着大约用了9个小时,电池电量下降了大约22%。

这段时间活动较少,睡眠时间较多。

机器基本处于待机状态。

静止时,HUAWEI WATCH不会一直显示所有表盘元素,而是调整为当前表盘主题的简化版本。

您可以随时查看时间,但不会因为各种色彩元素而消耗电量。

关键是此时表盘的背景色调整为黑色。

凭借AMOLED屏幕的显示特性,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省电量。

当转动手腕或触摸控制操作时,会再次显示完整的表盘信息。

因此,夜间用户不活动时消耗的电量较少。

白天我8点上班,出门电量还有78%。

我直到六点钟才回家。

这两天公司工作比较忙,中午我值班。

我没有时间回家。

我不考虑充电。

我一到家就回家。

我检查了电池状态,发现还有43%的电量。

这意味着,当你每天在户外10小时左右时,HUAWEI WATCH的电量消耗为35%。

与晚上从家到睡觉的九个小时相比,耗电量相对较高。

这与白天在手机上推送内容不同。

较大的数字与笔者经常看手表的习惯有关。

当然,作为一个新玩具,它也消耗了不少电量来向同事炫耀心率测量功能。

此后,从晚上六点到第二天早上七点,足足花了13个小时才出门。

实际测得的耗电量比第一晚并没有高出多少,只有25%,也就是第二次笔者出门时的18%。

当手表电量低于20%时,系统会提醒用户充电,就像手机一样,但我还是坚持使用。

直到中午12点休息吃午饭时,电量还剩下4%。

看来这款手表有自动进入省电模式的功能。

我不太确定,但是我总发现当电量不足时,手表的亮度会降低,并且会直接关闭屏幕,而不是进入上面所说的。

表盘的简单版本。

最后,手表在下午 1 点 30 分到 2 点左右的某个时间悄然关闭。

如果按两点计算,这个周期的总时长为38小时,这确实与华为官方宣称的1.5至2天的续航时间相符。

不过我个人觉得2天可能有点难。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情况下,由于个人使用习惯,我没有进入锻炼状态,这样可能会节省一些电量;但开启表盘常亮模式也会造成一定的电量消耗。

您还可以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选择关闭常亮屏模式,以最大程度地节省电量。

如上所述,对于一款配备运动功能的智能手表来说,至少应该覆盖完整的24小时,这样笔者才觉得采集到的数据可靠,更有参考意义。

从这个角度来看,HUAWEI WATCH中的mAh电池基本可以满足日常需求。

根据我个人的使用习惯,充电频率可以做到三天一次,90分钟的充电时间并不算太长,可以接受。

从很多方面来说,这款手表满足了我的日常需求。

除了运动功能外,它还增加了工作信息的过滤功能,让我可以拿出手机阅读,无需任何推送通知。

但在手表上纵观全局,只用手机获取那些值得仔细处理的信息,而普通的APP推送,或者广告短信、营销电话则根本被忽略。

我认为这是最大的便利。

续航能力在同类型手表中也是表现出色,让人有些放心。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还是这款手表精致传统的外观,让我这个有戴手表习惯的人能够顺利地从传统手表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