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电子四所携手华为等厂商发布智慧屏白皮书,电视行业迈入3.0时代

时间:2024-05-20 02:08:07 科技赋能

7月24日,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电子四院)、华为、长虹、美的联合主办的智慧屏白皮书发布会在北京召开由京东方等机构和企业组成的智慧屏白皮书工作组在会上发布了《智慧屏白皮书》。

白皮书主要阐述了智慧屏的演进、变革、基本能力等基本概念,概述了智慧屏产品和生态带来的新用户体验,进一步提出了完善智慧屏关键标准和测试认证体系的思路和建议。

屏,呼吁各方开放合作,加强协同创新,支持智慧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发布会上,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数字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范科峰以及华为、京东方等企业代表发表讲话,围绕创新经验、产业协作、标准制定等进行了深入讨论的智能屏幕。

华为消费者BG IoT产品线智能交互总经理葛泽天表示,智慧屏是当前电视领域创新技术和体验的集中代表。

凭借强大的基础能力,他们在视听娱乐、人机交互、设备协作、智能家居控制等领域。

已实现体验升级。

葛泽天强调:“智慧屏白皮书的发布,标志着电视行业创新进化新时代的开始。

”一场由终端制造商发起的工业革命。

电视行业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两次形态演变:从仅具有接收功能的传统电视升级到可以播放在线视听节目的互联网电视,再从互联网电视到具有操作系统、支持用于应用程序安装和各种人机交互方式。

《智慧屏白皮书》指出,智慧屏是智能电视的创新演进形态,是AI、物联网等新兴技术驱动的家庭智能交互终端。

智慧屏在提供更高品质的视听娱乐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强大的算力、感知、互联能力,实现多模态自然交互和物联网智能家居控制功能,为用户带来更丰富、更智能、更个性化的使用经验构建当代家庭的智慧中心。

与上一代智能电视相比,智慧屏在人机交互、网络服务、终端联动等功能上实现了更多的扩展。

例如,他们可以通过骨骼关节点跟踪准确识别用户的健身动作,并通过分发技术实现毫秒级的投屏。

ETC。

;在体验层面,由于搭载了智能芯片、摄像头、拾音扬声器等部件,智慧屏拥有更强大的感知和“思考”能力,带来从“人看电视”到电视时刻关注人的转变,从单一音视频输出到多场景自然交互的人机关系颠覆性变化,引领电视行业正式进入3.0时代。

值得注意的是,“智慧屏”品类最早由华为于2018年8月提出。

随后,创维、TCL、长虹、康佳、荣耀、海尔等20多个品牌推出智慧屏产品,产品型号均在销量已达数百级,成为电视消费领域的新亮点。

与以往上游产业链技术创新带动下游发展不同,智慧屏品类的诞生和行业3.0时代的推进主要由华为等终端厂商推动。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我国电视经过60多年的发展,行业日趋成熟,消费者对产品和体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单纯依靠上游产业对屏幕、音箱等硬件的升级,很难打动消费者。

然而,技术厂商在信息技术领域的深入探索,给电视行业带来了变化。

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另一方面,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电视不再是单一的视听娱乐设备。

其升级路径也将是点对点链接全场景智能终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产业链各环节的紧密配合和配合。

连锁。

对此,华为等厂商展现了强大的生态建设和资源整合能力。

依托自身技术和品牌潜力,带动产业链各方共创共赢,不断突破发展瓶颈。

据了解,截至目前,华为HiLink生态已覆盖多品类、多品牌、多产品、1.5亿台IoT连接设备,拥有超过1万家用户。

首次定义智慧屏“八项能力”和“四大创新体验”《智慧屏白皮书》指出智慧屏产品需要具备媒体信息呈现、媒体信息处理、终端侧智能、多模式人机交互交互、信息与场景感知、网络交互。

八项基本能力:连接、设备协作、安全和隐私保护。

这是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首次对智慧屏的基本能力给出明确的定义。

也将成为行业区分智能屏与普通智能电视的指导标准。

“八大能力”围绕音画质量、智能交互、互联协作、安全等方面进行定义。

其中,媒体信息呈现和处理能力意味着智慧屏不仅能为用户提供超高清、广色域等优质音视频体验。

,它还可以根据用户和环境的变化提供更加个性化和适应性更强的媒体表达。

它还拥有出色的计算硬件和智能媒体算法,支持视听体验的不断升级。

具体来说,智慧屏在配备高性能屏幕、扬声器等硬件的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芯片优化声音和画质。

例如,MEMC运动画面补偿技术可以通过“插帧”帧率来改善低画质片源的画质,从而提高画面流畅度,消除运动模糊效果带来的不适感。

华为智慧屏独有的“声场建模”功能,可以通过声波检测房间的结构,建立虚拟空间声场模型,自动匹配场景中的最佳音效方案。

端侧智能、多模式人机交互、信息和场景感知是智慧屏区别于普通智能电视的核心能力。

其中包括语音、视觉、决策等系统化的端侧AI能力,支撑智慧屏实现“听的能力”。

“会说话”并独立做出适当的行动决定。

同时,智慧屏还必须支持遥控器、手机、键盘等多设备控制,以及语音、手势等更自然的多模态人机交互。

作为当代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网络互联、设备协同也成为智慧屏的必备能力。

无论是通过端云协同,利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体验网络游戏、电商购物、视频通话等便捷服务,还是通过互联网与智能家居设备保持高效的全时连接和操作控制物联网协议、互联协作是用户通过智慧屏连接全场景智慧生活的基础,而最后的安全和隐私保护能力也将运用在上述场景中。

用户信息和财产安全受到保护。

基于以上基础能力,智慧屏从极致音视频、自然人机交互、跨屏协作、物联网控制四个维度为用户打造丰富创新的服务体验。

正如葛泽天在发布会上所言,华为正在利用芯片、硬件、软件、云服务以及全场景的全栈能力,打造画、音、看、听、连接、体验六大方面的专属极致体验。

云。

在音视频领域,华为采用性能领先的鸿鹄智能芯片,集成多种AI画质算法;依托自研的跨屏互联能力,华为在业界率先推出便捷的一键投屏体验;在云服务端,华为智慧屏集成了华为视频、酷喵、腾讯、芒果四大视频平台,让你一屏畅享海量内容。

截至目前,华为是中国乃至全球为数不多的具备智慧屏产品系统集成设计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之一。

凭借在通信领域多年的技术积累,华为不仅在自主芯片和系统的研发方面取得了强有力的突破,而且不断增强产品功能和体验。

创新方面,在与电子四所共同推动智慧屏相关标准落地的同时,展现出强大的“从技术到产品到应用”的成果转化能力。

全产业链协同激发“飞轮效应”。

由于电视行业覆盖面广、转型难度高,企业仅凭一己之力很难在智慧屏领域实现实质性突破。

甚至很多中小企业还面临着技术短缺和生态不稳定的问题。

多重挑战,完美和反复试验的成本很高。

《智慧屏白皮书》指出,从电视大屏到智慧屏的消费升级,需要各整机厂商建立产业共识,联合产业供应链,包括面板、芯片、模组等厂商,共同加速技术创新和产品迭代为消费者提供性能更优、功能更齐全、体验更佳的成套设备。

同时,机器制造商需要基于创新的硬件设备,构建具有AI算法、计算能力、交互感知和网络互联技术的开放能力平台,以吸引更多的开发者进入应用生态,帮助开发者降低开发成本,开发更多丰富适合家庭场景的应用,构建良好的智慧屏应用生态环境,聚合海量应用,持续满足消费者各种智慧生活需求。

在电视产业链升级的过程中,没有任何一家公司的技术和资源能够覆盖所有领域,但当生态系统中各方目标一致、协同运作时,效率和价值就会提升,产生“飞轮效应”。

当企业更多地互相赋能时,愿意参与的企业数量也会增加,从而创造出更具潜力的生态系统和更受消费者青睐的产品,从而带动智慧屏行业向价值中高端跃升链。

“我们怀着敬畏之心加入电视行业,坚持做手机造大屏的态度,把自己定位为行业的贡献者。

”葛泽天说道。

华为进军智慧屏市场不是为了争夺份额,而是提供创新理念,构建开放平台,携手传统家电厂商快速转型,掀起电视行业的伟大变革。

在携手产业链转型的过程中,华为不断深化产业协作,通过技术、生态、渠道能力的全方位开放,不断提升合作伙伴的品牌价值和产品销量。

例如,在面板、模组、芯片等领域,华为依托在音视频领域的技术积累,不断加强与产业伙伴的协同技术创新,共同加速8K超高清、超高清等技术的创新升级和生产应用。

-高刷新率等技术。

;在软件服务和整体系统资源方面,华为的网络连接能力、媒体处理能力、权限管理等都将不同程度地对外开放。

华为凭借强大的生态建设和技术赋能能力,与产业链合作伙伴合作共赢,引领电视行业进入3.0时代。

也获得了权威机构和消费者的认可。

据悉,在独立第三方NPS调查中,华为智慧屏的NPS值领先行业竞争对手近20个百分点;同时,华为智慧屏V75荣获2016年AWE苹果奖,其高端旗舰大屏华为智慧屏X65荣获IT最佳音视频品质大屏产品及PConline颠覆体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