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9年的突然爆发,到2018年的百花齐放,再到2019年的稳步推进,在超过两年来,中国电子音乐节市场有了巨大的提升。
经过几次洗牌,国内电子音乐节行业已经挤出了不少泡沫。
但总体而言,国内电子音乐节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
无论是主办方的执行力还是乐迷的现场体验,与国外成熟的电子音乐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
现场人员管理混乱、手机断线无法支付等问题一直是电子音乐节主办方无法克服的痛点。
只需刷卡手环即可轻松识别身份并进出指定区域;还可以通过刷手环完成支付,摆脱手机断线无法支付的尴尬……这一幕出现在2017年EDC(电动雏菊嘉年华)广东站现场。
促成这一场景实现的,是泛娱乐现场智能场景服务商北京映拓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映拓文化)。
英拓文化于2018年推出智慧场景服务,现阶段主要服务集中在电子音乐节市场。
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解决现场人员管控效率低、现场消费障碍等问题,提升电子音乐节水平。
经验。
希望从电子音乐节起步,将服务拓展至泛娱乐活动。
如何克服管理混乱、无力支付的痛点?电子音乐节现场人数众多、结构复杂、场馆区域划分复杂。
以目前国内大型电子音乐节为例,单日参观人数可达4万-5万人。
场馆内人员分为普通嘉宾、VIP、展位、主办方、搭建商、保安、志愿者、媒体、参展商等不同身份。
场馆面积较大,场馆可分为内场区、VIP区、卡座区、后台区、艺人休息区、媒体区等,如何控制现场人员进出区域?传统的做法是,在场馆各个区域的入口处,安检人员都会一一核对工作证件,确认身份。
这种方式不仅效率低、人工成本高,而且存在借用证书、冒充他人身份、越权等安全漏洞。
电子音乐节的举办地点往往比较偏远,附近的移动通信基站的带宽通常无法满足会场数万人的网络需求。
对于用户来说,当手机网络不稳定时,无法顺利扫码支付,现场消费时常见拥堵、排队、购买障碍等问题。
对于主办方来说,电音节的收入除了票房收入和品牌赞助外,还有一部分就是现场消费的分成。
用户消费的流畅度将直接影响最终的整体收益效果。
针对以上痛点,映拓文化推出的产品主要包括:针对活动定制开发的线上APP/官方小程序,涵盖生鲜资讯、周边商城、钱包充值等功能模块;以及用于线下消费的智能芯片手环。
系统、现场区域管理和控制系统。
用科技让电子音乐节现场智能化,帮助主办方解决现场痛点,是映拓文化推出智能场景服务的初衷。
现场区域控制系统采用手环识别身份权限。
在现场人员进出区域控制方面,具体做法是在进入前向用户发放手环,通过授权设备将身份进出权限写入手环芯片并激活。
。
用户佩戴手环,将手环芯片轻轻贴在闸机等权威验证设备的识别区域。
权限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场馆或进入场馆内相关区域。
该方式实现了人员出入的自动化和现场人员的区域控制,提高了出入效率,降低了人工核验的出错率,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避免了逃票、越权造成的后果。
通过盗窃工作文件。
进出区域等问题。
英拓文化CEO赵晓楠表示,英拓文化目前使用的芯片手环无论是芯片加密还是手环、腕带的工艺设计,都具有多重防伪特性。
该手环是单向佩戴的,如果不损坏则无法摘下。
用户进入前,工作人员会协助并确认佩戴。
只能通过物理手段去除,以免被盗。
智能手环消费系统支持无网支付。
为了解决电子音乐节现场支付问题,英拓文化自主研发了智能手环消费系统。
终端包括商户端的POS机和用户端的智能手环。
在前往活动现场之前,用户可以在在线小程序中为手环充值,到达活动现场时接收并激活手环,充值金额将自动同步到手环。
充值后,用户可以在商户POS机上刷手环进行购物。
支付效率大幅提升,减轻了电子音乐节现场支付的压力。
据赵晓楠介绍,智能手环的芯片主要采用了NFC技术。
技术成熟稳定,完全支持用户无网使用。
此外,用户还可以设置手环支付密码,通过输入密码完成支付,这也大大增加了支付的安全性。
在线APP/官方小程序涵盖多功能版块,可在线实时查看数据。
英拓文化的智慧场景服务包括专为主办方项目/IP打造的APP和官方小程序。
涵盖票务、商城、资讯、会员、社交、社区、视频、游戏等多功能版块,所有功能均已模块化,可根据主办方实际需求进行定制。
在为主办方提供的APP或小程序版本中,有实时数据统计报表模块。
主办方人员可以随时查看基于智能手环生成的进出数据和现场消费数据,方便随时评估场馆内人流和消费品消费情况。
数据统计报表模块中的数据维度也可以根据组织者的需求进行定制。
数据分析报告优化活动并提高赞助商品牌转化率。
通过线上APP/小程序、线下智能手环消费系统、现场区域管控系统,打通整个赛事线上线下数据。
活动结束后,主办方还将收到整个电音节的数据分析报告,包括用户消费画像、人员流动热力图等。
赵晓楠表示,直观的数据反馈可以帮助主办方优化营销,提高赞助商品牌转化费率。
整合系统,深挖数据,建立泛娱乐活动智能化标准。
自2019年8月正式上线以来,短短几个月,英拓文化已协助组织了国内8场中大型电子音乐节、音乐节,主要包括:EDC广东站、Creamfields厦门站、广州站站、云南抚仙湖麦田音乐节、梅塔特隆电子音乐节沉阳站等,覆盖16万-18万人。
对于商业模式,赵晓楠表示,目前智能场景服务按照电子音乐节参加人数定价,每人平均价格在20元至30元。
向主办方收取费用,单场比赛费用在40万至1万之间。
新购毛利在25%-30%,续购毛利可能达到70%。
此前有调查数据报告预测,中国电子音乐用户数量将达到4.46亿。
谈及市场规模,赵晓楠表示,国内电音节用户规模和市场规模都在不断上升。
2020年,英拓文化智慧场景服务计划将继续扩大合作规模,覆盖数万人。
目前,英拓文化的智慧场景服务为1.0版本。
智能硬件支持的功能包括身份识别、离线支付等。
未来还会增加更多功能,拓展数据维度,比如:地理位置+停留时间,可用于判断场内营销活动的效果;心率监测用于保证场内人员的安全或判断艺人表演的效果;社交互动用于场内用户互相添加社交媒体好友等。
英拓文化计划成熟后将该服务推广至体育、电竞、文旅、会议会展等泛娱乐活动。
赵晓楠表示,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考虑推出数据业务。
英拓文化智能场景服务对主办方的价值不仅在于高效管理现场人员、提升现场总消费、降低运营成本、提升电子音乐节用户体验。
更重要的价值在于整合电子音乐节的线上系统、现场支付系统、现场管控系统,挖掘线上线下数据,总结趋势,助力未来的赛事优化和品牌赞助营销。
今年,英拓文化计划与多家合作伙伴共同制定泛娱乐活动智能化标准,建立和推广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
可能会与奢侈品牌合作设计开发手链,提升手链的纪念价值。
目前,英拓文化团队规模约40人,其中技术及研发人员占比60%。
CEO兼合伙人赵晓楠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
曾担任百强地产公司营销总监,持续参与医疗基因项目创业和云计算。
影像创业技术平台。
合伙人杨俊毅毕业于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是北京疯狂互动创始人。
拥有十年移动互联网技术团队管理和产品项目开发经验。
合伙人张超毕业于燕山大学,曾担任搜狗科技产品官。
目前,英拓文化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将用于智能硬件更新、团队扩充、实验场景落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