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与技术呆子》作者:爱德华阿什福德·李 译者:张凯龙和冯宏 售价:88.00元 出版社:中信出版集团 出版日期:2019年9月 科学哲学热门书籍 有都会是引人注目的标题,比如“什么是时间”、“什么是物质”、“什么是能量”或者“进化如何产生意识”等等。
但是,如果你读一些哲学方面的热门书籍谈到技术,你会发现有很多关于如何从聚集社会转变到农业社会,再到工业革命的讨论。
计算机技术创造了人工智能,并将改变未来的工作性质。
我的书《柏拉图与技术呆子》是一本关于数字和计算机技术的作品。
这一切都与现在发生的事情有关。
本书的一个重要主题是数字技术与人类文明共同进化。
我们依靠技术生存,技术也依赖我们。
这种合作共生的趋势越来越明显。
技术并不是所谓的“应用科学”,它更多地是由创造力而非发现驱动的。
任何进化过程都需要随机突变,而创造力使这种突变成为可能。
尽管自动驾驶汽车会发生追尾事故并失控撞人,但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如今仍在继续生产此类汽车。
为什么?这是技术问题吗?还是经济问题?或者责任法和个人自由的文化问题?我相信后者是主要的。
科技发展与文化发展相互交织、密切相关。
您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技术的出现和运用?谷歌、Facebook、亚马逊、苹果以及许多初创公司和非营利组织都利用技术让我们变得更聪明、联系更紧密、更脆弱。
我们把人类获得的知识放在口袋里,而不是放在大脑里。
令人惊讶的是,维基百科已经成为一种在无政府混乱中难以实现的集体主义智慧。
这些工具不仅用人工智能取代思维,而且正在改变人类思维的本质。
这些技术是我们人类设计的吗?我们是“创造者”吗?这些技术是将科学见解付诸实践的结果吗?这些创新是科学发现还是文化产物?我的基本主张是,数字计算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范围和程度,新兴的系统太复杂,无法以逻辑和严格的方式概括。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软件。
软件已经成为类似于新生命基因序列的东西,与人类共同进化、发展。
例如,维基百科具有生物的许多特征:它对来自环境的刺激(通过网络传来的电信号)做出反应;它会自动运行(至少在一段时间内,但从长远来看它仍然取决于我们);需要营养供给(来自电网的电力);可自我修复(故障监控,见《柏拉图与技术呆子》第1章);甚至梦想(通过背景索引促进搜索,请参阅《柏拉图与技术呆子》第 5 章)。
对于复杂的数值和计算行为,例如维基百科、银行系统或智能手机中的行为,很难识别哪些认知代理执行组织良好的智能操作。
这些系统是通过许多组件和抽象层的组合而演变的,它们本身也在经过数十年的迭代设计和修订而演变,其中也有相当多的失败和创造性的曲折。
这是一个典型的共同进化、随机突变、优胜劣汰的过程。
用丹尼尔·丹尼特的话来说,“强健意味着强大的繁殖能力”[2]。
软件的繁殖力源于其为用户提供特定利益(例如收入)的能力。
根据理查德·道金斯和丹尼尔·丹尼特的说法,人类文明以达尔文主义的方式进化。
文化的“复制因素”是“模因”,即思想和文字。
但模因并不是像软件一样有生命的东西。
原则上,软件可以在没有人类的情况下自主生存,这是人工智能如此可怕的一个重要特征。
但如果未来是共生而非单方面破坏,我们都会过得更好。
从任何客观标准来看,软件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由于它们的出现和使用,我们的金融体系变得更加高效;我们有能力生产和分配食物,今天我们甚至比过去的法国国王吃得更好;通信系统变得更加普遍;我们的中心有基于信息的新经济活动领域。
软件会取代我们吗?我在《柏拉图与技术呆子》中指出,数字和计算的本质限制了软件的开发,这些限制最终可能使人类变得独特和灵活。
然而,令人不安的是,文化和技术变革似乎都在加速。
快速协同进化本质上是不可预测的。
快速进化依赖于生存的另一面——死亡。
在我们的文化中,以极快的速度旅行就等于走向死亡。
此外,大多数软件在无法为其人类共生体提供足够的实用性时就会消亡。
《柏拉图与技术呆子》这本书探讨了工程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探索它们共同进化的模因。
我研究了将发现置于发明之上、将发明置于设计之上的文化价值体系。
我在书中指出,虽然工程师和科学家都开发和使用模型,但他们以不同的、互补的方式这样做。
《柏拉图与技术呆子》提出两种相反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知识和技术是由独立于人类而存在并被人类发现的柏拉图理想组成的;另一种相反的观点是,知识和技术是人类创造的,而不是发现的。
标题中的“白痴”是一种主观的、甚至是古怪的创造力,而不是客观的、未发掘的、已经存在的事实。
我不是哲学家,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本哲学书。
我很想让它变得容易理解,但如果没有一点数学知识,我的一些论点是不可能提出的。
例如,我揭穿了当今许多科学家流行的一个理论,即物质世界中的一切都是数字和计算的结果,因此,我们的大脑就是计算机。
我用一点数学知识来解释,这不是一个科学命题。
(它是不可证伪的。
)它只能通过信仰来支持,而信仰几乎没有正当理由。
抛开数学方面不谈,我一直在努力让这本书对有数学素养的人文主义者和有素养的技术专家来说既可读又有趣,但这是我第一次尝试写这样的书,甚至可能是独一无二的。
因此,我对本书中的困难部分向读者表示歉意。
如果阅读有困难,可以跳过。
故事总是在发展,虽然有结局,但我希望在最后告诉大家,我们的探索没有终点。
作者:爱德华·阿什福德·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 Robert S. Pepper 杰出教授 参考文献 1. Dawkins, R. () 《自私的基因》,牛津大学出版社。
2. Dennett, D. C. ()《从细菌到巴赫再到:思想的进化》,W. W. Norton and Company。
3. Lee, E. A. () 柏拉图与书呆子:人类与技术的创造性伙伴关系,麻省理工学院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