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第二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在武汉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联创协办。
会上,中国电动汽车百协联合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华为、博世、东风、一汽、戴姆勒、宝马、通用、吉利、上汽、北汽新能源、腾讯、百度、滴滴出行、德尔福科技等由小马智行、驭势科技、图森未来、斑马网络、德凯等82家企业联合发起的“自动驾驶城市示范及产业协同创新联盟”宣布正式成立。
武汉市委常委、武汉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书记、常务副市长,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彭浩共同出席出席联盟启动仪式。
第二届全球智能汽车前沿峰会(GIV)以“加强顶层设计,探索场景应用”为主题,围绕自动驾驶技术路线、前沿技术、应用示范、政策和法规。
来自整车及零部件、互联网、人工智能、智能交通、通信等领域的企业和科研机构代表共计10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高层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星定位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刘经南院士探讨“北斗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与发展”,李克强教授清华大学教授、汽车安全与节能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智能网联汽车系统五个基础平台及其建设对策》国家智能交通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晓京先生中心发表了主题为“创新理念——加速新一代智能交通应用落地”的主旨报告。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副总经理张祖同作《智能驱动,共建美好汽车生活——东风公司智能网联研究与实践》发言,陈总发言中国信息通信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山志就“5G车联网推进“行业跨界融合”发表演讲,戴姆勒大中华区执行副总裁冷岩就“重塑出行——戴姆勒对汽车行业的展望与实践”发表演讲。
未来出行”,博世底盘控制系统中国区总裁陈黎明博士发表“回归安全——自动驾驶的基础”,驭势科技CEO吴甘沙先生在大会上发表精彩演讲以“中国自动驾驶多场景商业规模探索”为主题,刘经南院士认为,时间、空间、位置上的精准可靠服务是当代强国战略竞争的焦点之一。
我们要把时间、空间的标杆控制权和信息化、标准化、智能化发展的主导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刘经南院士提出,希望通过5G与北斗的融合,推动我国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通过智能网联的两个网络、两个中心、两个完整的传感与控制系统的互联,实现智能网联汽车。
联网车辆。
其中,两网是指车内网络和道路环境的环境网络; “两个中心”是指车内的计算中心和道路与环境的云控制中心。
李克强教授提出,未来自动驾驶产品需要中国本土化的“中国方案的自动驾驶”,必须符合中国的基础设施标准、中国的网联化运营标准、中国的新架构汽车产品标准。
李克强教授对智能网联汽车系统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和建议,指出要设计好智能网联汽车系统的五个基础平台(云控制基础平台、高精度动态地图基础平台、从顶层设计的角度来看,车载终端基础平台、计算基础平台)。
研发和产业应用的基础平台;还需要跨界人员建立和运营新型智能网联公司,依靠市场驱动、协调发展,实现示范应用,建立社会生态,使智能网联汽车真正形成产业。
改变。
王晓京指出,当前智能交通发展已进入新阶段。
实际的体验经济和产业是新技术应用落地的关键。
当前,车路协同、自动驾驶要从实际应用和效益上抓落实,追求数字化、网络化。
、智能化为交通行业转型提供了条件,但需要更广阔的视野和实际应用。
冷岩先生重点介绍了戴姆勒自动驾驶的发展和计划。
他指出,自动驾驶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会通过不断的场景应用,包括商业应用,逐步完善。
通过不同应用场景的开发,让客户能够真正体验到自动驾驶带来的便利,并且客户愿意为此付费。
这是促进业务的最佳方式。
陈黎明先生认为,由于安全要求和系统复杂性的增加,实现自动驾驶是一个漫长而艰巨的旅程。
大家都实现了一些自动驾驶功能之后,产业化过程中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和瓶颈。
需要全行业共同面对和解决。
本次大会还同期举办了两场峰会,分别是“自动驾驶前沿技术峰会”和“构建自动驾驶产业体系峰会”。
会议由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所研究员王晓明、交通运输部公路研究院ITS中心副主任王林主持。
武汉大学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研究中心教授张红平,德尔福科技集团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范建强,武汉理工大学教授胡兆正,北汽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殷鹰能源工程研究院、斑马网络首席执行官郝??飞、中国联通智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辛科多、大唐高宏车联网首席专家胡金岭、东亚南亚区总裁曾木DEKRA德凯集团董事长、华为车联网产业发展与营销总监张文元、安波福亚太区业务战略总监王阳、Veledin亚太区执行董事黄刚嬴彻科技执行副总裁吴楠,图森未来合伙人兼产品副总裁李嘉文,启迪云CEO李恒宇,小马智行北京研发中心负责人戴震,和多科技研发总监陈坤生Momenta工程总监等22位专家、企业家在峰会上发表了精彩演讲。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委员会发布的《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发展报告()》也在大会期间首次亮相。
报告梳理了自动驾驶不同技术路线的发展历程和挑战,明确车、路、网均衡发展将成为未来新趋势;结合我国自动驾驶的发展背景和战略目标,分析了我国自动驾驶产业的发展成果。
报告总结了我国自动驾驶标准制定的驱动机制和流程,总结了自动驾驶法规面临的挑战。
同时,报告还讨论了自动驾驶封闭和开放道路测试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