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赋能

专业拆解揭示行业拐点,从这场大屏电视PK我们看到了什么?

时间:2024-05-20 01:22:49 科技赋能

如今,大屏电视领域已经进入存量时代。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大多数品牌都采取以价换量的策略。

大屏电视市场因此成为价格战新的重灾区,也是行业挥之不去的一大硬伤。

对于很多大屏电视品牌来说,加入价格战是无奈之举。

为了保留足够的利润作为支撑,一些大屏电视企业为了追求低价,只能铤而走险、偷工减料,将产品“缩水”到用户看不到的地方,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6月9日15:00,天际网为大家带来了大屏拆解直播。

这次拆解与以往不同。

真正让用户看到了大屏电视内部的用料和品质。

展出了三台小米电视和荣耀智慧屏X1。

在本次直播拆解过程中,天机网发现小米电视4A/4X音箱后壳部分区域采用HB非阻燃材质,在极端情况下更容易着火。

天机网现场测试也证明,小米电视后壳的HB材质非常容易点燃,给家庭安全带来很大风险。

荣耀智慧屏X1采用阻燃材料,安全系数相对较高。

音质方面,小米电视4A的扬声器缺少音腔,影响了电视的音质表现。

荣耀智慧屏X1拥有1L独立大音腔,音质出众。

主板设计方面,参与拆解的三款小米电视均采用电源板、主板、背光驱动板三合一设计。

这种方案不仅因强高压和低压集中在一块板上而导致故障率较高,而且也不利于维护。

一旦损坏,用户就需要更换整个主板,成本太高。

荣耀智慧屏X1采用分离式主板设计,在安全性方面更加可靠。

此前,小米电视卡槽卡在后壳的问题在拆解过程中曾被曝光。

据了解,这种方案不仅孔洞多、漏光明显,而且还容易产生灰尘和虫子。

荣耀智慧屏X1在漏光孔处贴有聚酯薄膜进行保护,可靠性高。

根据现场拆解反馈,小米电视采用的是低价公模,很多开孔对小米来说并无用处,小米也没有进行防护处理。

荣耀智慧屏X1为私模。

虽然成本较高,但新模具没有不必要的开孔,保护处理更全面。

小米的作风一向以控制成本着称,因此在细节上的偷工减料也不少。

在膜材搭配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小米电视采用了成本相对较低的上下单层BEF+扩散板。

缺点是可视角度小。

相比之下,荣耀智慧屏X1采用了成本较高的复合膜(DOP+P)+较低的BEF+扩散板,拥有更大的可视角度。

作为电视的背光源,LED灯珠越多,电视的背光效果就越好。

再加上分区控光等技术,可以实现只有一颗灯珠发光,其他灯珠不发光,从而呈现出更好的暗场。

表现。

背光方面,小米电视4A采用了4x9的LED灯珠设计,而荣耀智慧屏X1则采用5*10的设计,拥有50颗LED背光,每颗之间的距离相同,分布也更加均匀。

小米电视4X拥有36颗LED背光,采用12*3设计,分布不均。

小米电视4C同样拥有50颗LED背光,勉强打平,但整体来看,荣耀智慧屏X1的背光表现更加均匀。

接口方面,小米电视在连接器接口上采用了镀锡,而荣耀智慧屏X1则采用了昂贵的镀金。

镀金可以使接口更加耐用,大大降低器件被腐蚀的风险,保证接触灵敏度和稳定性,使用寿命更长。

一般来说,PCB层数越多,电路设计越复杂,成本也越高。

做工和用料方面,我们现场用手电筒检查了PCB层数。

小米电视4A、4C、4X的PCB板明显透光。

推测PCB板只有两层厚。

荣耀智慧屏X1采用的四层PCB板,不透光,更加坚固。

此外,在电容、电感等元器件方面,荣耀智慧屏X1也采用了成本较高的元器件。

为了更好地节省成本,小米电视的蓝牙和WiFi共用一根天线。

只要简单的抗干扰屏蔽,它们仍然会干扰彼此的信号。

荣耀智慧屏X1采用三根天线和金属屏蔽罩。

WiFi 和蓝牙分开,以获得更高的网络性能。

总体来看,小米电视的拆解被天际网“拆解”,揭露了8大偷工减料和1大安全隐患。

暴露了追求低价,直接导致质量和耐用性不足,暴露了大屏电视行业质量和耐用性不足的问题。

成本问题很常见。

相比之下,荣耀智慧屏X1在硬件选材、用料、做工等方面都更加扎实。

无开机广告的用户体验也受到了用户的好评。

如今的彩电市场,以价换量的效果并不明显,价格战理应被时代抛弃。

据统计,全年彩电零售量1万台,同比下降2.0%,零售额1亿元,同比下降11.2%,行业平均价格1万元,创十年新低。

零售量、零售额、均价呈现三向下降趋势。

其背后的原因不仅是低品质的产品难以吸引消费者,还在于电视厂商围绕价格和屏幕尺寸的恶意竞争。

进入大屏电视领域后,荣耀发现消费者层面的体验标准参差不齐,长期以来出现了很多奇怪的现象。

最常见的是:将屏幕分辨率等同于画质,屏幕越大意味着高端。

忽略芯片对音视频质量的影响。

在荣耀看来,一款好的智慧屏或者大屏电视应该在芯片、画质、音质、内容和智能能力五个方面都达到标准。

此次拆解的目的并不是要掀起小米电视与荣耀智慧屏的全面大战,而是以此为大屏电视行业的拐点,鼓励企业以品质取胜,提高市场竞争力,重新获得对消费者和消费者的控制。

对市场的敬畏。